森林覆盖率从4.5%至45% 艾西曼区域变绿了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陈疆林 通讯员 赵霞
7月8日清晨,一辆摩托车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境内蜿蜒的沙路上颠簸前行,村庄、绿树、田地从眼前缓缓掠过。随着风景渐渐“变色”,阿瓦提县林业和草原局艾西曼区域管护站的护林员艾山江·木太力甫和妻子知道,他们的工作地点——艾西曼区域到了。
5月20日,护林员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艾西曼区域巡护。赵霞 摄
艾西曼区域,指阿克苏河冲积扇扇缘洼地汇积的艾西曼湖及周边区域。由于受南部沙漠不断侵袭,湖区面积逐渐萎缩,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几年前,这里还是狂风裹挟着黄沙,连飞鸟都不愿驻足的荒漠,如今却绿意蔓延,望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植被,艾山江不禁感慨:“你看,经过两三年的时间,这些梭梭林长得比我还高。”他和妻子每天徒步巡护几百亩林地,眼中满是激动。
阿瓦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我国北方防沙带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战场。
2021年,阿克苏地区启动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其中,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项目是阿克苏地区第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之一,也是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一个子项目。
在治理过程中,阿瓦提县充分利用阿克苏市、温宿县的再生水资源及季节性生态水资源,通过人工植苗、播种、补充灌溉等科学方式,促进荒漠旱生植被的恢复,逐步构建起相对稳定的荒漠生态系统。
“我们全面采用节水灌溉措施,既减少了再生水对环境的影响,又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让每一棵种植的林木都能得到精准灌溉。”阿瓦提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丽丽介绍。在树种选择上,艾西曼区域采用混交林模式,将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巧妙结合,充分发挥多种植物的生态价值,形成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高级工程师艾斯卡尔·努尔说:“通过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封沙育林、湿地修复等措施,艾西曼区域林地和草地已基本形成规模,土地盐渍化平均降低60%,天气情况也由频繁的大范围沙尘暴,转变为小范围的浮尘天气。”
2024年,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
玉苏甫江·阿力木已在此工作3年,和艾山江一样,他每天穿梭在林地间,负责管护2万亩左右的种植林。“刚来时基本看不到野生动物,种了胡杨、梭梭等植物后,现在狐狸、野猪、野兔很常见。”玉苏甫江见证了家乡生态的点滴变化,内心满是喜悦。
目前,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项目已取得明显成效,完成生态修复面积78.8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达到1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4.5%大幅提升至45%。
从风沙肆虐到绿意渐浓,从生态脆弱到生机勃勃,这片土地正经历着令人惊叹的生态逆袭。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生态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蒋丽丽说,同时,积极探索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林果业等产业,让生态治理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当地群众,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