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尔高原播下希望的种子
3年来,年轻的志愿者们克服了高原反应、气候不适等多重挑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火热的青春,托举起国家之需、时代之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在帕米尔高原谱写着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 魏永贵 / 文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激动得抱在一起,很多队员都哭了。”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6月23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志愿者们说,“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值得铭记的荣耀。”
4月21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一起合影。韩亮 摄
2022年8月以来,3批共5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跨越戈壁雪山,来到帕米尔高原深处的谢依特小学,组成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服务期满后,至今仍有23人坚守在这儿。3年来,这些年轻的志愿者克服了高原反应、气候不适等多重挑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火热的青春,托举起国家之需、时代之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在帕米尔高原谱写着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续签再续签
“回忆起当初登上西行列车的那一刻,我至今还是很激动。”志愿者李磊说。
李磊来自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时,她对新疆并不太了解。直至临毕业,学校关于西部计划的报告会,点燃了她对西部、对新疆的向往。
在新疆这片充满机遇与梦想的热土上,一批批青年正以扎根基层的执着、建功西部的豪情,为“青春无悔”作出响亮的回答——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山西农业大学的王艺枝在2023年毕业前夕,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她说,“在学校,看了黄文秀、张桂梅的事迹,深受感动。人活着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或许我可以在西部、在新疆找到答案。”
“老师,您为什么来谢依特?”
“为考研初试加10分。”
这段对话发生在努尔比耶·热合曼刚来时。彼时的她不会想到,这个答案在3年时间里不断被改写。
2022年8月,努尔比耶和冉雪群加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短短一年,努尔比耶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情谊。志愿者服务期通常为1年至3年,志愿者服务协议则是一年一签,服务期满一年的努尔比耶正在衡量是否续签时,一天,班里的孩子们突然跑进办公室,用她的手机拍了十几条视频。视频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努尔比耶老师别走!”“你走了我们数学怎么办?”“你对我那么好,像我的大姐姐,你别走……”那天晚上,努尔比耶反复翻看这些视频,泪水打湿枕巾。第二天,她选择续签;2024年,她再次选择了续签。
在谢依特小学,志愿者们不仅收获了温暖和感动的瞬间,更收获了成长。提到续签的选择,他们说:“续签的不只是服务期,更是对孩子们的承诺。”
一群“娃娃”教娃娃
2022年8月,谢依特小学成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教学工作全部由西部计划志愿者承担。当时,谢依特小学在阿图什市63所村级小学中综合成绩排名倒数第二。提高成绩,对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志愿者们来说,是责任,更是挑战。
志愿者们平均年龄仅24岁。他们到村里后,村民们幽默地说:“来了一群娃娃教娃娃。”
“娃娃”如何教娃娃?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指导下,志愿者们每天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山西省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愿者兰佳惠带三年级数学时,与其他志愿者们共同讨论商定采用“放羊数羊”“分地种菜”等生活实例讲解知识,结合“一对一”和赏识教育理念,将班级数学平均分从16分提升至70多分,在全市63所小学中冲进前三。
掌握教学方法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激励孩子们增强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王艺枝带低年级时,发现班上一个孩子吃穿用度十分简朴。一次批改作业,她发现孩子成绩进步明显,便拿了一盒牛奶作为奖励。喝完牛奶,孩子说:“老师,原来盒装牛奶这么甜……”
这件事让大家意识到,除了成绩,更要关心关爱孩子们。此后,大家为每个孩子建立档案,记录家庭情况和学习细节,并效仿王艺枝的做法。为了解孩子们的校外学习环境,志愿者们经常性开展家访,3年里,志愿者们的家访次数已达到2400多次。志愿者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3年来,谢依特小学班级优秀率从零提升到50%,有的班级甚至冲进全市前五名,还有学生首次考入疆内初中班。
梦想在成长中实现
“谢依特小学地处偏远,是边境小学。这里的孩子以前最远仅去过喀什,有些只到过阿图什市。在抓学习的同时,我们要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树立人生理想。这很重要!”来自山西师范大学的志愿者苏魏兵说。
结合课本,志愿者们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更加广阔的世界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北京天安门广场、高铁和航母……渐渐地,孩子们眼中多了憧憬,个个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今年5月1日清晨,高潮等4名志愿者带着谢依特小学的5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努尔吉拜克·托合提巴依仰起小脑袋,凝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泪水在眼窝里打转。
去年10月,努尔吉拜克满怀憧憬地说自己的梦想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这一天,她的梦想实现了。
“一次升旗,一次难忘的成长。”高潮说,“能带着孩子们一起追梦、圆梦,这是我们最快乐的事。”
孩子们在成长,志愿者们也在成长。
谢依特小学学生288名,很多孩子家长是护边员。家访中,志愿者们常常被他们护边守边的故事感动。家与国、教育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帕米尔高原的月光中,思绪千回百转,答案似水流淌。
志愿者李磊今年代表全体队员去北京领回“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刚一回来,李磊就去学生家里家访,把来自党中央沉甸甸的关怀和鼓励,分享给学生和家长。她说:“到谢依特小学支教的两年时间里,我们长大了,因为我们肩上担着教师的责任,心里放着家长们的信任。”
“我的世界因西部志愿者经历更丰富了。”王艺枝说,“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他们也教会了我爱与责任。”
5月7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向更多青年学子发出倡议:加入西部计划,与我们一起,在奋斗中绽放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