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97次列车上,医生加尔恒拜克3次紧急救人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通讯员 叶翠
7月6日,在郑州开往乌鲁木齐的T197次列车上,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加尔恒拜克·胡达依根在出差返程途中,连续救助3名突发疾病的旅客,在流动的车厢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有没有医生?5号车厢有孩子突发腹痛,急需帮助!”7月6日16时许,急促的求助广播打破了车厢的宁静。正在6号车厢休息的加尔恒拜克闻声而起,快步冲向5号车厢。
此刻,只见一名10岁男孩蜷缩在座位上,双手紧按腹部,疼得浑身发抖。孩子母亲早已慌得手足无措,见有医生赶来,急忙说:“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喊肚子疼,越来越厉害……”
“小朋友别怕,哪里疼告诉叔叔。”加尔恒拜克一边轻声安抚着孩子,一边跪地仔细检查、询问病况。
经过仔细检查,加尔恒拜克发现孩子右下腹压痛明显,且伴有低烧症状,当即判断为急性阑尾炎,存在穿孔风险。
“情况紧急,必须立刻手术!”加尔恒拜克向赶来的列车长说明病情,建议联系最近的西宁站协调救护车。同时,他指导家长用温水为孩子物理降温,并让孩子保持平躺体位,减轻病痛。
等待到站的时间里,加尔恒拜克始终守在孩子身边,一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边安慰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加尔恒拜克·胡达依根守候在疑似患有急性阑尾炎的小男孩床前。叶翠摄
16时12分,列车准点抵达西宁站,早已等候的救护车迅速将孩子送往医院。下车前,孩子母亲紧握着加尔恒拜克的手,说:“太谢谢你了,要不是遇到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据了解,目前孩子已在西宁当地得到专业救治。
列车驶入青海境内,海拔逐渐攀升至3800米以上。17时30分左右,求助广播再次响起:“有位50岁左右的旅客突发头晕胸闷、呼吸困难!”
加尔恒拜克二话不说,再次冲向现场。
患者是一名女性,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白等症状。加尔恒拜克用列车上的急救仪器检查后,发现其血压明显升高。他初步判断为这是典型的急性高原反应,立即让这位患者采取半卧位:“跟着我深呼吸,吸气——呼气——对,慢慢来……”他一边示范呼吸节奏,一边用手轻拍患者后背助其放松。患者的呼吸逐渐平稳,血压趋于正常。
加尔恒拜克·胡达依根看护一位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的患者。叶翠摄
加尔恒拜克一直陪伴在患者身旁,直到确认患者身体状况完全稳定才返回自己的车厢。
当日20时许,列车正行驶在河西走廊,加尔恒拜克再次听到广播求助——17号车厢一名32岁的男性旅客忽然身体发抖、不停抽搐,急需救助。
当加尔恒拜克急速赶到17号硬座车厢时,发现这名男子面色苍白,额头布满冷汗、意识不清。加尔恒拜克当即用列车急救设备检查体征,发现其血压偏高、血糖远低于正常水平,心率也超出常规范围,且已出现全身发抖症状,病情十分危急。
“谁有降压药?”加尔恒拜克立即站起身,大声询问周边旅客。很快,一名旅客拿来了备用的降压药,加尔恒拜克立即帮助男子服下,同时让列车员为其准备了温水和含糖食物。
待男子清醒后,加尔恒拜克耐心询问其既往病史,持续监测其血压及心率变化。他叮嘱男子,高血压患者必须规律饮食、按时服药,到嘉峪关站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做详细检查。随后,男子决定在嘉峪关站下车前往医院检查治疗。临走时,男子连声向加尔恒拜克表达谢意。
一天之内,有着30多年内外科临床经验的加尔恒拜克沉着冷静,用医者仁心和高超医术在客车上连续紧急救助3名乘客,受到乘客们交口赞誉。“来自新疆巴里坤的医生加尔恒拜克用专业与热忱,彰显了一名医生的使命担当,这种敬业精神感染了列车上的所有人,同时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千里铁道线上绽放。 ”列车长刘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