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残疾人,工作也为残疾人——记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马丽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她因残疾中专毕业后待业5年,第6年开始从事和残疾人相关服务工作。起初,不少人因马丽自身残疾而质疑其工作能力。但多年来,她用真诚的态度与专业能力,逐步打消众人疑虑。如今,她更是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参加第五届新疆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后,马丽(右二)和大家合影。本人供图
“就像做梦一样,2006年参加考试的场景还历历在目。”5月26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残联专职委员马丽对记者说,她幼年因小儿麻痹导致肢体二级残疾,不能长时间站立,一直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2006年,一次偶然机会,她得知当地正在招聘残疾人专职委员,随即报名并顺利通过考试上岗。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我更理解残疾人所面临的困境与需求。”马丽说,办理残疾人证、为有需求的残疾人申请康复辅助器具、帮残疾人找工作、为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凡是与残疾人相关的工作,都属于她的业务范畴。
“其实一开始很多残疾人不信任我也是有原因的。”马丽说,涉及补助、康复、教育和就业等各方面的政策、流程,她刚开始并不熟悉办理流程,有些残疾人来找她帮忙时,她只能先记录下来,然后去咨询相关部门、查阅资料,弄清楚后再给对方准确答复。
不能够提供专业帮助,直接影响她为残疾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工作前几个月,马丽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上,重点学习各种惠残政策,随着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马丽服务残疾人比刚开始时游刃有余多了。
“微信、通讯录里约三分之一都是这些残疾人的联系方式。”马丽说,18年间,她服务过的残疾人超过400名,几乎见过他们每个人,甚至还陪很多人一起去做过康复治疗。
从一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到可以帮助上百名残疾人的“贴心守护者”,从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到受到表彰的先进典型,马丽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
“我有什么事,总是会问问她。”“不管能不能申请到,她都会试试”……对陈文娟来说,马丽是她就业创业路上的好参谋、好朋友。
幼师专业毕业的陈文娟,由于肢体四级残疾,找工作一度受挫,2008年结婚后来到独山子区,刚来时她人生地不熟,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第一次来残联寻求帮助时,马丽在了解她的情况后,陪她到就业服务中心登记就业需求。
“登记完信息回去时,我觉得这趟白来了。”陈文娟说,让她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马丽告诉她有家幼儿园招聘幼师,并鼓励她去试试。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工作之后又得到孩子和家长认可。4年后,陈文娟再次找工作时,便又到残联寻求就业帮助。
在一来二去接触中,二人已不仅是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更成为了朋友。当得知自治区残联举办残疾人创业培训班时,马丽第一时间鼓励她报名参加。
培训结束后,陈文娟萌生创业想法。在残联给予的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下,以及马丽不辞辛劳协调场地、办理手续等帮助下,陈文娟的超市顺利开业。店面虽不大,却承载着她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如果没有马丽的陪伴与帮助,创业这件事我敢想也不敢干。”陈文娟说,尽管现在她已经离开新疆,但与马丽的友谊未因距离而疏远。
温暖是相互的,也是会传递的。马丽对残疾人工作的热情与耐心感动着身边人,很多人在她的影响下参与助残活动。
“同为残疾人,我深知他们的艰辛和不易。”马丽说,命运看似对她不公,但她也在服务残疾人过程中收获了珍贵的幸福与支持,她会继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