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部分小区垃圾智能回收变废为宝
近日,伊宁市在部分小区试点投放智能可回收物收集(兑换)站,通过“互联网+回收”的创新模式,让垃圾分类更便捷、更惠民,助推文明新风尚。
5月15日,在伊宁市康宁佳苑二期小区,记者看到居民艾孜买提·艾尔肯正在使用智能回收箱。他用手机扫描显示屏上的二维码,点击确认键后,箱门自动打开。投入包装纸盒和塑料瓶后,系统立即显示出重量和相应金额。“这个机器很方便,以前随手扔掉的废品现在能换零花钱,小区环境也整洁多了。”艾孜买提说。
图为居民正在操作设备。陈莹 摄
据了解,该智能可回收物收集(兑换)站可回收废纸、塑料、金属、织物四大类物品。居民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开启箱门,投放后系统自动称重并换算积分,积分可兑换现金或生活用品。伊犁腾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售后服务主管单海山介绍,设备支持手机登录、二维码卡片和人脸识别三种方式,老人和儿童使用特别方便。
图为居民正在投放废旧衣服。陈莹 摄
“以前垃圾堆在门口有异味,现在环境干净多了。”居民努尔木汗别克·哈力告诉记者。居民韦红琴也表示,回收再利用既环保又能换钱,大家都愿意参与。
图为居民正在投放废旧纸箱。陈莹 摄
据伊犁腾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昱熹介绍,每台设备配备4个1000升容量的垃圾筐,总容积达4000升。回收物将由专业人员进行清运,送至分拣中心分类处理后实现资源再利用。公司计划逐步完善回收网络建设,构建高效环保的可回收物处理体系。
伊宁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敏表示,目前已在全市投放20座智能回收站,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增加投放量,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这种“有偿回收”的创新模式,通过经济激励,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为城市绿色发展探索出新路径。从“随手扔”到“随手分”的转变,正在为美丽伊宁建设注入新动力。
(伊犁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莹 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