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重点工程巡礼|新疆绿电点亮北京夜景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潘姝羽 阿合里 高乐 哈密台 田玉 若羌台 张达 张源):随着4月新疆送北京的1200万千瓦时错峰绿电交易量全部完成,北京新疆携手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新模式,首次实现了新疆午后阳光“点亮”北京夜景。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秒”送到北京的新疆绿电将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物点亮,北京与新疆有着至少2个小时的光照时差,每年4月,新疆光伏发电出力最高峰为每天15时,而北京用电晚高峰从17时开始,利用两地地理区位的特点,将新疆富余的“午间电”转化为北京晚间的“急需电”,这次错峰交易的绿电主要来自阿勒泰、哈密等地区的光伏发电企业。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通道,跨越约3000公里向北京错峰输送。截至5月初,新疆送北京绿电交易达成电量已经超过3200万千瓦时。西部阳光与东部灯火在特高压线上“握手”,让“时差”变成“效能”,让“绿电”成为“金流”。
首都电力中心交易员 崔东君:开展绿电交易能够让新能源的发电企业,能够更精准的预测发电能力,也能够让北京的用户更有效地消纳新能源,形成能源时空互补格局。
新疆风、光资源丰富,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让疆电更加绿色,就拿前四月数据来看,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到9000.28亿千瓦时,这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2604.78亿千瓦时,占到总外送电量的28.94%。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辛超山:新疆电力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四五”以来,完成新能源接网评审超过2亿千瓦,服务新能源并网规模超 6500 万千瓦,带动新能源产业投资超过3000亿元,成为拉动自治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哈密市,全国规模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正进入冲刺阶段,这个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8.6亿千瓦时,可满足83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截至2024年底,新疆已建成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10余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眼下,正在加快建设哈密北、若羌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加速发展的同时,新型储能项目也在持续“上新”,一批具有技术革新能力、高效能与高质量特征的新型储能成为新疆能源转型的“调节器”。
立新若羌储能电站值班员 杜国俊:储能电站具备调峰、调频等多种调节作用,在电网需求低时,它会进行充电,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而到了用电高峰期间,储能电站则会发挥关键作用,持续输出电量,有效缓解电网供电压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目前,新疆已建成“两交两直”4条外送通道,外送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当前,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通道—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已经进入带电检查阶段,工程投产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到时新疆电力外送能力将达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将直达西南地区,新能源外送电量的比例也将从现在的近三成提升到五成。
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新疆正通过一条条跨越山河的电力高速路,实现与用电需求旺盛的东部地区“双向奔赴”,把无限“风”“光”送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