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四力 改文风丨9个“她”,为美丽加分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
这里有9个“她”,守护着全疆千千万万个“她”的用妆安全。
4月27日,在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化妆品检验研究室,看到“她们”时,记者被眼前的忙碌景象惊呆了。
清一色的女性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穿梭在楼上楼下各实验室。
“研究室有几个人?”“9个,都是女性。”“主要承担哪些任务?”化妆品检验研究室主任蔡阳,还没顾得上回答记者的提问,手机响了,她一路小跑,“好的,我马上去看实验结果。”
真有这么忙?记者心头升起问号。
4月27日,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化妆品检验研究室副主任古丽努尔·塔西铁木尔展示样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摄
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施行,被业界称为“最严格监管”时代到来。化妆品检验研究室正承担着化妆品注册备案检验、抽样检验、风险监测检验等工作。
样品间里,检验员克德尔阿依·木太力甫手拿面霜,眼光在抽样凭证上仔细“扫描”。“这上面有产品的相关信息,要逐一核对。”
样品接收登记是化妆品检验检测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察看外观与包装,而后进行禁限用物质的分析、撰写报告等。
克德尔阿依打开一人高的抽样柜,里面花花绿绿——防晒类、染发类、彩妆类、祛斑美白类、儿童类等各式各样产品分层摆放,有些还贴着“国抽”“省抽”的标签。
“我们具有化妆品资质认定37个产品、727个参数的检测能力。每年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级化妆品抽样检验、安全风险监测检验及委托检验、模拟运转、执法检验等任务1000余批次。”蔡阳说。
祛痘产品中可能含有激素、抗感染药物成分;美白祛斑类产品可能存在汞、铅等重金属超标;洗发水中可能存在防腐剂超标……让这些不合格产品现出“原形”,就是蔡阳和同事们每天做的事。
走进液质联用室,3台设备正在运转,玻璃门外,几位检验员望向电脑,极少交流,不时用笔在纸上记录。
盯着屏幕,即使看半天,普通人也分辨不出那一条条折线、一个个数值意味着什么。
“我们就像数据捕手。”检验员郝欢欢推了推眼镜。
4月27日,化妆品检验研究室检验员郝欢欢等人在工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摄
“把样品放入仪器,输出结果,然后由你们作出判断,出具报告,就像在医院做CT,不是这样吗?”记者问。
“没这么容易。”郝欢欢笑了。
“随着化妆品行业发展,添加的组分越来越多。过去一针下去,能检测36种禁限用组分,现在则扩大到120多种禁限用组分。”郝欢欢说,即使这样,还有不法商家动歪脑筋,“比如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禁用物质,且浓度极低,这就需要更灵敏的机器和经验丰富的检验员。”
“我们现在在做的是化妆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在方法发布前,需要对每一种组分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而每一种组分,对应着不同的质谱碎片信息,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郝欢欢说,最近两天,她调整了60组数据,这是庞大数据库的冰山一角。
香精香料检测,一批样品要1小时,防腐剂检测要2个多小时。而一旦开机,仪器一般要全天运转,这意味着检验员们加班是常有的事。任务多时,节假日顾不上休假。
除了辛苦外,还有风险。接触硫酸二甲酯等危险试剂,是常有的事。
郝欢欢说:“有时做梦都在出报告。”
化妆品检验研究室副主任古丽努尔·塔西铁木尔感慨说,近年来,药检系统立足“跳出药检看药监”,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推动化妆品安全监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型,让消费者用上质量放心的化妆品,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为此付出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