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热气腾腾的招聘会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3月2日,阳光沐浴中的乌鲁木齐一切都是那么温暖。9时30分,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外,一辆辆满载着高校毕业生的大巴车依次停靠。随着一群群年轻的身影涌入大门,他们与岗位的距离也在一步步拉近。
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成为一片热闹的海洋。从招聘区、政策咨询区、直播带岗区、现场推介区,再到创业成果展示区和智能体验区,每一个角落都热气腾腾。
一眼看到自贸试验区和“十大产业集群”区的标识,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赶来的应届毕业生姚冬宇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虽然在外求学,但是我很关注新疆的发展。无论是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还是‘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布局,都需要人才去推动。”姚冬宇说,得知新疆要开大型招聘会,他赶紧买机票飞了回来,“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
中核新疆矿业有限公司、新疆新华水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汇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和“十大产业集群”区,仅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就占据了5个招聘展位。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市场开发部办公室主任赵孝林告诉记者,随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逐渐走向深入,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牢牢把握“五大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以更加宏阔的视野和魄力深化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给企业带来的是无限的机遇。
“新疆已经成为我们‘走出去’的战略支撑点。今年,我们将围绕新能源、工程建设、矿业开发等领域发力,积极向中亚国家拓展业务。”赵孝林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通过招聘和人才引进等方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助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疆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手持简历咨询岗位需求的高校毕业生络绎不绝。该公司总经理李国方一边看简历,一边和这些年轻的求职者交流。
“企业想在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上持续用力,都离不开人才。”李国方说,企业的主攻方向是通过工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相关技术已在新疆5家规模以上的链上企业实现应用。
听到这里,应届毕业生张歌文递上了自己的简历,并详细地向李国方介绍了自己建立在算法基础上的毕业设计,但也对自己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表示担忧。
“从走出学校到满足市场需要,这是一个过程。先干起来,逐步了解岗位需要,再找到与自己价值匹配的岗位,也不错。”李国方的话让很多像张歌文一样的毕业生吃了定心丸,纷纷投出自己的简历。
招聘会开始刚刚一个小时,作为国家超算中心新疆分中心数据标注基地,新疆信创产教融合基地的展位上简历摞了一大堆,新疆信创产教融合基地、乌鲁木齐信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主任张黎在招聘会上建的第三个微信群,也已有200余名高校毕业生加入。
张黎说,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员、质检员、项目经理等岗位,没有专业限制,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从事这份职业,因为人工智能本来就是包罗万象的,这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机会。
在智能体验区,职业测评机器人、AI面试模拟系统等,也吸引了众多高校毕业生前来“尝鲜”。
“点击语音按钮,告诉AI你对岗位的具体要求,然后它会为你提供一批岗位信息。”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来自新疆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罗毅恒,向AI讲述了自己期望的工作地点、薪资条件、从事工作的类型等内容,很快就看到了一组岗位信息。
“不仅省去了一家一家找的麻烦,点击报名端口后,不到10秒就接到了AI打来的电话,它会根据刚才提供的应聘信息,进行就业、面试、简历优化等数字化指导。”罗毅恒说,大数据模型在招聘领域的应用,又快又便捷,很适合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