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马大姐”:愿以微光护人间温暖
【我们的节日·中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9月15日,中秋假期第一天。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马新华家时不时就会有邻里、朋友来串门,不论来多少人,她都一一招呼。
在额敏县,如果问起认不认识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退休民警马新华,很多人也许会摇头,但说到“马大姐”,无人不晓。
“马大姐”是谁?
“巾帼教育基地”“妇女微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精神传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家庭党校”……“马大姐”家在榆柳巷格外显眼,大门左右两边挂着10余个牌匾。
穿上警服的路很曲折
“知道你们要来,我就换件衣服收拾了一下。”看见记者,马新华起身忙活起来,烧奶茶、摆桌子。虽然半年前做了膝盖置换术,走路一步一晃,但她仍热情不减。
在“马大姐”家中,一边喝她亲手烧制的奶茶,一边听她讲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时间回到1965年10月,位于额敏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个护边员家庭迎来了家中第6个孩子,父母给她取名马新华。
“父亲在我8岁时就去世了。”马新华告诉记者,“这一生对她影响最深的人是母亲。父亲是护边员,经常不在家,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带大。即使带8个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但母亲依然坚持给边防官兵缝补衣物,织毛衣毛裤,源源不断地把温暖送到军营中。”
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的邻居、朋友和同事给予了这个家庭很多帮助,马新华和弟弟妹妹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善良,宛若一颗蕴藏着无限生机的种子,从此在马新华心中生根发芽。
1984年,20岁的马新华考入新疆政法干部学校;1986年进入额敏县第二轻工业局皮革厂,成为一名质量检验员;1990年,马新华调入额敏县饮食服务公司当营业员;1989年7月,她因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0年10月,公司效益不好,我就应聘到了额敏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成了打扫卫生的临时工。”马新华说。
虽然只是临时工,但马新华尽职尽责,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所到之处整洁有序。
“我那时候就想呀,我要是也能穿上警服得多帅。”马新华说。
1993年6月,在领导的推荐下,马新华顺利通过入警招干考试,成为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负责内勤和后勤工作。
“不要把警服弄脏了。”这是马新华穿着崭新的警服回家,母亲对她说的第一句话。
“每天穿警服都小心翼翼。”马新华说。2002年,交警大队成立车辆管理所,马新华负责审验收费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岗位虽然平凡,但在窗口每天面对各族群众,我代表着公安机关的形象,必须严格执法、热情服务。”马新华说。
马新华学习了不同民族的语言,刻苦钻研业务,在工作之初自学油墨印刷技术,从2002年开始,她又主动自学电脑操作、拼音打字,这些新东西对于马新华来说都很难。
学不会的,请教同事、翻阅资料;干不完的,利用午休时间或者带回家继续干。“要对得起这身警服。”马新华说。
组建的大家庭很温暖
“爸来了,你晚上想吃点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进院子,马新华连忙询问。
“这个爸爸是她20年前带回来的。”马新华的丈夫米吉提·阿不都热西提解释。
2004年初冬的一个傍晚,额敏县下了第一场雪,马新华下班时遇到一位老人。“那么冷的天,他穿得特别单薄,裤子都盖不住脚踝,看着让人心疼。”马新华说。
耐心询问后,得知老人叫杨吉春,当时62岁,无儿无女,老伴已去世一年了,孤身一人的他四处打工,住在临时的宿舍,但到了冬季,找不到工作,也没有住处。从小就爱管闲事的马新华怎能视而不见,就把老人带回了家。
马新华和丈夫专门做了汤饭。“饭端上桌后,老人也顾不上烫,狼吞虎咽。”马新华说。
当天晚上,马新华让杨吉春住在了自己家。跟丈夫商量了一晚上,马新华决定将老人留在家中。
带回杨吉春时,马新华家里并不富裕。杨吉春年纪大了,患有多种疾病,先后因脑梗、腿部骨折两次住院。为了给“杨爸爸”治病,马新华前后借了6万多元,直到退休才把钱还清。
在马新华的精心照料下,杨吉春身体渐渐硬朗起来。“没有丫头,我也活不到这岁数。”杨吉春说。
如今,闲不住的杨吉春在家跟前的一家饮料厂当门卫,每月有固定收入。
今年4月份马新华做手术,临走前,杨爸爸说:“丫头,不要担心钱的问题,好好治病,爸爸现在有存款。”说到这里马新华眼角湿润了。
杨吉春并不是马新华带回来的唯一亲人。
2009年,马新华路过家旁边的面粉厂时,无意中发现一位身怀六甲、穿着破旧的孕妇,在吃力地扛着麻袋搬运货物。马新华上前询问后得知孕妇叫沙依拉古丽·阿哈依,丈夫叶尔木拉特·克孜尔汗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只能靠沙依拉古丽打工养家。
“走,跟我回家。”就这样,马新华将夫妻二人带回了家。
伺候月子、教夫妻二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扶持二人创业、帮着叶尔木拉特考驾照……在马新华的帮助下,吃饭都成问题的夫妻俩,如今有了稳定的工作,还在县城买了房。
吾拉孜别克是马新华带回家的第四位亲人。
吾拉孜别克自幼丧母,父亲在车祸中去世。2021年,收留他的姑姑身患残疾,担心11岁的他无人照料,就找到了马新华。看着哭得像泪人的吾拉孜别克,马新华心疼地抱住了他,将他接回了家,同时联系学校,为他购买文具及生活用品,从此,吾拉孜别克有了“妈妈”。
就这样,三口之家变成了由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组成的大家庭。
讲奉献的马大姐很快乐
“忙得很”——是马新华家人给她起的绰号。
在家人眼里,马新华就是见不上面的大忙人,尤其上班时,马新华连接家人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即使通了电话,也是一句“我忙得很,有事回家再说”。
由于她会多种语言,前来找她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她会很耐心地给群众解释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资料。有的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是牧民,常常出现没带够钱或资料不全的情况,她就主动留下资料帮其办理甚至会自掏腰包垫资办理。
长期在车管所窗口工作,一年办理驾驶证业务上万笔,接待群众数千人,每天重复单调的工作,马新华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服务,获得各族群众认可。
“我和马大姐一起工作了9年。不论是对群众还是工作都是一百分热情,感觉她有使不完的劲。”额敏县公安局城镇桥南派出所所长赵海说。
2020年,马新华退休了,但还是有不少群众找她咨询、向她求助。
“你一天到晚闲不下来,老想帮群众办事,调解矛盾,我看你就在家门口支个桌子,搞宣传、搞接待吧。”丈夫一句开玩笑的话,让马新华动了心。
马新华把家里的两间30平方米的房间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家里多年来存的老物件、老照片、荣誉证书、全家福都摆上了展厅,向前来参观的各族群众现身说法,讲党史讲初心讲奉献,让家庭小院成了帮助居民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在社区的推荐和宣传下,来小院的人越来越多,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小院改造升级成“家庭党校”。
“很多人问我,你媳妇图个啥,退休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不好吗。一开始我也不理解,现在我懂了,因为她能从中找到快乐。”米吉提满眼爱意地看着马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