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人大|“民意传声筒”也是“民生施工队”——吐鲁番基层人大代表一线履职见闻
绿树掩映的步道上,年迈的夫妻在悠闲散步;整齐排列的充电桩前,新能源车有序充电……这是记者在吐鲁番市高昌区高昌路街道绿园社区绿园小区看到的景象。作为当地最早一批修建的老旧小区,绿园社区如今正焕发新生。
绿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国伟介绍,2024年,小区改造采取“留、改、拆、增、营”的混合更新模式,以绿园小区为中心,并联拆除周边9个小区隔(院)墙,同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逾2.3万平方米,惠及1093户居民。
“小区改造初步完成了,但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人大代表、艾尔汗物业公司经理艾尼瓦尔·克然木说,“物理拆墙”还需“人心融合”。通过走访群众,发现并及时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是他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天能解决的问题不会拖到明天。”

5月7日,居民在改造后的绿园社区散步。新华社记者 贺小童 摄
“经过去年冬季的考验,居民普遍反映房子暖和了,居住体验得到显著改善。”艾尼瓦尔介绍,改造初步完成后,在居民的反馈和建议下,物业公司对外墙保温、上下水、暖气、燃气、天然气、智能安全预警等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换升级。
记者在绿园小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看到,墙上张贴着人大代表联络站成员的照片和微信二维码。“有问题随时找我们。”艾尼瓦尔说,人常在、门常开、事常办,这是他服务群众、聆听民心的方式。
“从争取充电桩‘1块钱充电4小时’的惠民方案,到改善环境、倡导垃圾分类……我们的工作深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绿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马金萍介绍,日前接到居民反映,大风天气导致树枝折断。联络站立即联系园林部门派出高空作业车,当天及时清理折断树枝,确保居民安全。

这是5月7日拍摄的绿园社区,改造后设置了电动车停车位和充电桩。新华社记者 贺小童 摄
“每月8日是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日。”吐鲁番市高昌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阿不来提·克尤木表示,吐鲁番市高昌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履职阵地建设作为代表工作的着力点,全区共建人大代表联络站93个,以“小站点”搭建代表为民履职的“大舞台”。
“改造后的小区出行方便了,食堂味道也不错。”绿园小区居民许建山表示,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反馈、解决”的机制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居民提出的问题基本都能得到反馈。
“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居民关心的社区安全、物流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艾尼瓦尔说,未来将在密切联系群众中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主动履职,脚步不停、思考不止,为群众做更多实事。(贺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