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吐鲁番往事》开播:再现丝路文明交融的历史画卷
当风沙掠过交河故城的残垣,当葡萄藤蔓缠绕千年丝路的记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视觉与文明之旅即将启幕。11月17日至20日每日22:00,由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芒果TV出品摄制,湖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队与中共吐鲁番市委宣传部特别支持的四集纪录片《吐鲁番往事》,将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该片以电影级影像语言,重现西域热土的历史温度,让每一帧画面成为文明交融的生动实证。

视觉铸史:电影级画面还原丝路文明现场
《吐鲁番往事》深度融合吐鲁番地域气质与文化特点,构建人文与自然兼容的美学体系,以极致影像还原壮阔地貌与历史细节。影片采用电影级情景再现拍摄,将镜头深入千年前的街头巷尾,真实还原不同时期的色彩与温度。镜头之下,火焰山的炽热、交河故城的苍凉共同构成西域壮美画卷,暮色故城、风沙纹路等场景,配合航拍全域视角,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视觉体验。

在内容架构上,影片以大历史脉络为主线,通过汉代、唐代、清代至今重要历史阶段的描绘,系统展现吐鲁番作为丝绸之路枢纽和中西文明交汇地的独特地位与文化成就。制作层面采用核心故事与代表性人物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依托国际航拍技术与电影级再现拍摄,立体呈现吐鲁番的历史与自然之美,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人物叙事:以个体命运解锁文明交融密码
两千年丝路文明的交融密码,深藏在《吐鲁番往事》刻画的四位关键人物的命运轨迹中。这些历史人物以个人选择呼应时代浪潮,让吐鲁番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东汉西域长史班勇是扎根西域的杰出经略者。作为班超之子,他自幼熟悉西域风土,深谙当地民情。公元123年,他率领五百兵卒进驻柳中城,在匈奴环伺、诸国离散的复杂局势中,肩负起重建汉王朝西域秩序的重任。他推行“军屯并行”策略,既以真诚态度联合鄯善、龟兹等国组建联军屡破匈奴,逐步恢复西域都护府的管辖权威,又亲自率部开垦吐鲁番沃土,让农耕文明在此扎根结果,为边疆稳定奠定物质基础。
唐代高僧玄奘以西行求法的坚定信念,在丝绸之路上书写了文明互鉴的灿烂篇章。他穿越八百里沙海的壮举深深打动了高昌王麴文泰,二人结下深厚情谊,这份虔诚供养与执着求道相得益彰,成为佛教文化与儒家文明在西域交融的生动见证。
唐代诗人岑参两度出塞远赴西域,将吐鲁番的壮丽风光与边地生活,化作“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的豪迈诗篇。而在吐鲁番文书的马料账中,他的名字更成为盛唐经营西域的历史见证,让边塞情怀有了可考的历史温度。
清代吐鲁番领袖额敏和卓以一生践行归心向国的赤诚。面对准噶尔部的压迫,他毅然率部归顺清朝,东迁瓜州二十四载始终坚守忠诚;待西域平定后,他又带领族人重返故土重建家园,全力协助国家统一大业。晚年时期,他倾尽家资建造报恩塔,以“恭报天恩于万一”的初心,铭刻下边疆与中原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这些人物故事不仅赋予历史以温度和情感,更深刻阐释了中原制度西传、佛教中国化、边塞文化共生等文明交融的内涵,凸显吐鲁番作为“多元文明交汇地”的独特地位。
时代价值:文化润疆的湘吐实践新篇章
两千载岁月流转,吐鲁番的文明积淀与中华文明的多彩篇章,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深深扎根。《吐鲁番往事》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更是历史与现实的深情交织——它以历史为镜,循着历代边疆治理的清晰脉络,彰显文明交融的坚韧力量;以影像为桥,借助创新技术让尘封的历史记忆变得可感可触;更以实践为脉,串联起湘吐两地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

从先辈开拓边疆的坚定足迹,到新时代援疆路上的接力奉献,从“红石榴”品牌的全域绽放到各族群众的温情互动,这份跨越代际的深厚联结,既是“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写照,既深刻回望来路,更指引着向未来坚定前行的方向。
11月17日至20日22:00,敬请锁定湖南卫视、芒果TV,跟随《吐鲁番往事》的镜头穿越时空,邂逅那些永恒的坚守与热爱,沿着吐鲁番的千年足迹,读懂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密码,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同心筑梦的壮阔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