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入展作品选登(十一)
第一部分 万方乐奏换新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人民五亿不团圆”的局面,形成了“万方乐奏有于阗”的盛景。党中央紧紧依靠新疆各族人民,顺利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新疆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党的民族政策在天山南北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为新疆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单元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疆
自治区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高昂的斗志与热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新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展项2:全国支援新疆 开创戍边伟业
全国各地知识分子、支边青年、复转军人、专业人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融为一体,为开发边疆、建设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作出了贡献。
1965年7月,周恩来同志在石河子垦区看望上海知青。©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建设边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图为1959年,由各省市前来新疆参与建设的青年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热情欢迎。©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有志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扎根边疆,书写青春之歌。图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新疆参与建设的支边青年。©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8年11月,第一批湖北支边青年到达哈密,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4年,近7000名山东青年支援兵团生产建设。©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64年11月,洛阳拖拉机厂支援新疆的一批东方红拖拉机抵达哈密。©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参军进疆的山东姑娘金茂芳在驾驶拖拉机 ©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4年,新疆第一座现代化丝绸厂——和田缫丝厂建成,200多名苏州女工来到这里为当地工人指导生产技术。©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1959年,上海劳模在新疆七一棉纺织厂传授经验。©版权图片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