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超万人次打卡 文博场馆人气旺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位于乌鲁木齐文化中心的市博物馆和展览馆迎来参观热潮,据统计,假期以来,两处场馆日均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10月3日,秋日的暖阳下,文化中心玻璃幕墙闪闪发亮,平台下市民游客在此打卡、拍照,展览馆、博物馆前排起了参观的队伍,大家纷纷前来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家园记忆》等展览,在光影文物间感受新疆70年沧桑巨变,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祝福。
主题成就展 全景呈现70年辉煌
“之前就想来参观展览馆,我通过线上预约了今天的名额,固定时段还有专业的讲解服务,这样的文博体验很好。”在展览馆前,市民朴荟贤带着父亲朴麦忠一同观展,“听到这个展览讲述的新疆70年来的故事,父亲特别感兴趣,还特意换上了参加重要活动的衣服,他很重视。”朴荟贤说。
自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面向公众开放以来,这里便成了全国各地游客的打卡地。
步入展馆,目光所及,处处是喜庆的红色元素,耳边不时传来游客们的赞叹声,空气中都弥漫着振奋人心的氛围。
在5500平方米的展厅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以1600余幅图片、1400余件实物模型和150余个多媒体场景,生动再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成立之初到如今的历史跨越。
观看过去的照片,对比现如今的建设成就,从库尔班大叔“骑毛驴上北京”的传奇,到如今四通八达的航空、高铁网络,让朴麦忠感慨:“当年需要数月跋涉的路程,现在一日甚至几个小时可达,这就是中国速度!”
参观者孟亚伟在时光“传送机”展墙前轻轻翻动着32组新旧对比影像。眼前的画面从70年前的土坯房、尘土飞扬的小路,切换成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四通八达的柏油公路。“太震撼了!”他不禁感叹,“这是新疆一步步发展进步的脚印。”
《家园记忆》 唤醒城市集体记忆
与展览馆毗邻的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四层展厅的《家园记忆》特展成为这个假期的热门打卡地。巨幅乌鲁木齐地图上,七区一县用不同色彩标注,天山山脉横贯东西的立体沙盘前总是围满拍照的游客。
“看!这就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奶油糖纸!”59岁的李军指着玻璃展柜激动地向孙子介绍。展厅中,黑白电视机、老式纺织机等老物件与“跳房子”“滚铁圈”等场景复原,构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市民王芳在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前站了好久,她说:“我小时候家里就有一台这样的收音机,和母亲一起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时候看着母亲给我补衣服,就想什么时候能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几十年过去,儿时的梦想都实现了,太感慨了。”
幸福生活源于一代代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懈努力,在国庆、中秋假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忆往昔、感今日成为现场大家聊得最多的话题。
“这些粮票、布票让我想起凭票供应的年代,现在手机一点就能购物,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张丽说。蓝色玻璃幕墙构筑的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内里跃动着的,是一颗炽热而鲜红的初心。这里正通过两项具体而鲜活的主题展览,讲述在党的关怀下,新疆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壮丽奋斗史。新疆七十载的跨越发展,正是伟大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一个生动缩影。
走出展厅,已是傍晚,当夕阳为“雪莲”造型的文化中心镀上金边,参观者仍兴致盎然。从老人到孩童,人们在这里触摸历史、感悟当下、憧憬未来,共同绘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画卷。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副馆长李黎说:“70年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会做好讲解服务,通过具体、生动的主题展览,让大家见证时代发展,让暖流在每个人心中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