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新疆 | 毕淑敏等文化名家共话新疆阅读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点亮一盏读书灯,照亮万千心灵路。
8月23日,在第二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上,作家毕淑敏、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等8位作家、出版人、阅读推广人、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培育读书风尚 共享现代文明”主题演讲,以生动的书香之旅,向万千读者讲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故事与心得。
“培育读书风尚 共享现代文明”主题演讲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亲爱的各族兄弟姐妹们,我是新疆人,出生在伊宁市的巴彦岱镇。”北京市作协副主席毕淑敏的演讲从一句深情的自我介绍开始,在她的心里,是新疆的天空让她识得最初的蓝色;是新疆的五谷,构建了她的血脉与骨骼;是新疆的雪水,哺育了她一生的勇气;是新疆无所不在的风,让她的生命小船从这里启航。
毕淑敏一生热爱读书,热衷于将自己的所见所思付诸笔尖,落脚于纸页,在她心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相互成就。
毕淑敏(左)在“培育读书风尚 共享现代文明”主题演讲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在书中,我们可以和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那些智慧的大脑相聚,读书,能够拓宽我们认知的边界,让我们更加包容更加勇敢。”毕淑敏在演讲中说。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在演讲中谈到了一个困扰过很多的人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甚至有很多作家把读书的意义、作用、技巧、经验写出来出版了书。
“我以为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三个字:知、智、识,知是知识的积累,智是智慧的增长,识是个人独立思想的形成。”刘伯根说,阅读从来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大脑新增多少条消息,而是为了更清醒、准确地筛选出自己的需求,并把阅读所得付诸实践,这才算把书读活了。
“出版人要担负起为人民出好书的责任,多出时代精品。”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党委书记、总编辑李翠玲在题为《坚持为人民出好书 提升全民阅读质效》的演讲中说,她认为全民阅读的根基,是一本本值得读、读得懂、记得住的好书。
近年来,新疆人民出版社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新疆故事,大力实施精品出版工程。联合名社共同出版《昆仑约定》《脐血之地》等,《石榴花开》《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等优秀作品入选“中国好书”榜单;联合名家共同策划出版《邱华栋选本》《刘亮程选本》《王蒙选本》等。今年围绕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又推出了《情暖天山》《历史名人在新疆》《如诗的大地》等。
“我们期待能与更多出版社、作家一起,深耕新疆大地,为读者带去更多兼具故事性、思想性、可读性的新疆好书。”李翠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