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京剧团深耕研学传承国粹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王新红报道)“剧团自今年3月成立京剧研学部至今,已接待来自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等12所学校的800余名师生,开展研学活动十余场。”8月11日,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研学部主任徐楠说。
学生们在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开展研学活动。李为皓摄
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乌鲁木齐市京剧团。1964年,该团表演的京剧现代戏《红岩》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声名远扬。多年来,剧团肩负传承与发扬京剧艺术的重任,在新疆深耕京剧文化,佳作频出,屡获佳绩。2025年,剧团与国家京剧院联合创排的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分别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及2025年度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8月4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5年自治区研学旅游基(营)地入选名单,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成功上榜。
学生们在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开展研学活动。李为皓摄
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党支部书记郭永红介绍,作为此次入选名单中唯一以戏曲艺术为特色的研学基地,剧团始终以传承国粹文化为核心,长期深入全市大中院校、中小学校开展戏曲演出与普及工作。经过探索与实践,已形成完善的研学课程体系,涵盖戏曲表演基础展示、观摩、角色扮演、台词训练等体验活动。“脸谱DIY”工作坊与“戏曲身段体验课”最受学生欢迎,通过绘制脸谱、模仿亮相动作,让青少年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学生们在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开展研学活动。李为皓摄
剧团现拥有1个970座的大剧场和1个204座的小剧场,适宜开展各类戏剧活动。戏曲文化展示区的12个展柜陈列着剧团70年发展历程中的珍贵史料,包括1958年建团初期的演出海报及百余件脸谱、刀枪剑戟、头面、靴鞋等道具服装。学生可近距离了解戏剧技巧,触摸绣有金线的凤冠霞帔,感受传统手工艺与舞台艺术的融合。
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已培养出15名专业研学导师,均由国家二级以上演员担任,能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课程。“我们为小学生准备了‘戏曲动物模仿秀’,通过学演《闹天宫》里的孙悟空等,培养艺术感知。”徐楠说。
“第一次发现京剧里的英雄人物这么有力量,穿上小军装学唱‘提篮小卖’时,特别激动!”乌鲁木齐市第42中学学生李雨桐在活动反馈中写道。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街道开展国粹润童心·文化共传承研学活动。李为皓摄
剧团2025—2026研学发展规划显示,计划打造特色研学品牌,开设戏剧表演、戏曲科普等内容,由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实践与创作,参与小型剧目排练与演出,体验完整戏曲创作过程。同时,将邀请剧团艺术家、编剧等开展专题讲座,分享创作故事与文化内涵。
“我们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戏曲+研学融合样板,让更多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郭永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