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丨新疆唯一城市里的胡杨林:“近者悦”凝人心 “远者来”拓发展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千米长的木栈道蜿蜒穿过胡杨林,300亩人工湖波光粼粼,倒映着胡杨的树影。孔雀、羊驼等动物和周围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十几处大型游乐设施以及观光车、游船等一应俱全……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能在这里尽情享受欢乐时光。近日,位于伽师县城西北的伽师县城中胡杨文化旅游区热闹非凡,当地百姓和游客游兴正酣。
“这里是新疆唯一位于城市中的胡杨林,游客在这里能够欣赏到大片原始胡杨林的独特景致,如今这里已然成为当地人和游客共享美景、休闲生活的绝佳去处。”伽师县华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晓辉介绍。
伽师县城中胡杨文化旅游区湖泊游览的孩子们。热合曼·依明摄
该景区规划面积达1050亩,巧妙地以水系为纽带,串联起胡杨林观光游览区、花卉种植观光区、文化展示体验区、生态科普教育区、滨水休闲区、旅游综合服务区6大功能区域。景区于201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在202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去年景区接待游客量达89万人次,今年截至7月底已接待游客51万余人次。今年古尔邦节以及“六一”当天,该景区人流量均达到2万人次左右,平日里的客流量也基本稳定在3000人次左右。
该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在进园的人群中,当地群众大约占一半。景区优美的环境、齐备的设施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前来游玩,不仅带动了景区的人气,更成为了当地人的福利。每天清晨,都有不少人来到这里健身、晨跑,享受惬意的时光。此外,景区还持续拓展“旅游+娱乐”项目,开设高空飞翔、快艇、彩虹滑道、海盗船等游乐设施,并打造完成胡杨夜市、露营基地等新业态,不断满足当地人及游客对烟火气息的需求,打造交流休闲空间。
“景区是游客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更是周边群众的‘幸福引擎’。”苏晓辉说。
景区的火爆人气,吸引了周边铁日木乡幸福村、居仁镇开旦木加依村等村的村民纷纷投身旅游发展。如今,景区周边的商铺、农家乐、特色餐饮、演艺、民宿等业态日益丰富多样,还带动了观光马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370多人。景区运营、绿化以及娱乐设施等岗位也吸纳了200多名周边村民就业,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就业。
从普通村民成长为景区管理人员,这是不少人在该景区实现的人生转变。景区运营主管米丽开木·阿木提就是其中之一,她是景区一开业就来工作的老员工。在景区工作的过程中,她努力学习普通话、钻研管理知识,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管理人员。如今,她管理起30多人的团队游刃有余。
孩子们走在木栈道上,参观胡杨林。热合曼·依明摄
景区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除了每天组织员工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外,对凡是有意参加各种岗位资格培训的员工,景区都一路绿灯,积极提供各种支持,让员工能够参加培训。景区保安部门负责人西尔艾力·帕尔哈提,从一名普通保安人员起步,通过不断学习、参加培训,现已考取了安全管理员证等3个职业技能证书,成功走上了管理岗位。景区每年面向全体员工征集报考意愿,由景区出资组织集中培训和考试。近年来,已有20余名员工通过培训考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
该景区除了精心打造自然景观、不断增加游乐设施等常规举措之外,还搭建了伽师特色产品展销平台,集中展示伽师瓜、伽师新梅等特色农产品,同时汇集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农民手工艺品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当地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农特产品、文创产品打开市场。景区还将旅游发展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打造了胡杨文化展示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非遗展示传承区等,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者悦,远者来’是景区发展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近者悦’是‘远者来’的坚实基础,我们要让当地人和游客在旅游中实现主客共享。”苏晓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