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民俗老街变了样
粉刷一新的仿夯土院墙民宿、深邃优美的巷道、茂密的桑葚树、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走进位于新疆阿克苏市城郊的老街,一眼望去,干净整洁、清新靓丽。
阿克苏老街的前身是依干其镇依干其村,位于国道314线的一侧,曾经的依干其村“一产种核桃、二产砸核桃、三产卖核桃”,人多地少、产业单一、群众增收致富较为困难。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利用城乡接合部的区位优势,围绕示范乡镇“特色产业旺”创建标准和“乡村旅游型乡镇”发展思路,按照“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特色发展”的定位,走出了“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阿克苏老街游客打卡场景。新华社发(郎俊峰 摄)
镇党委书记时玉刚带队开展调研,充分听取辖区老党员、妇女等群众意见6类115条,调研听取周边青年群体建议45条,综合考虑基础条件、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在不改变老街房子结构、街道样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老房子、老位置、老故事为“引子”,提出了“党建+民宿”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按照“一院一文化、一户一传承、一家一主题”原则,探索“党支部+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农户以房屋入股,以经营收益分红,实现了“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还将老街周边的旧街区改造为灯光街区,设置各类摊位160余个,带动周边130余户村民摆摊设点,实现了由依靠农业增收到党建引领旅游兴村、增收致富的“华丽蝶变”。
此外,在老街发展过程中,村党支部通过逐一摸排老街经营户,掌握党员底数,标识“党员示范户”,成立民宿党小组,通过共商共议方式,完善管理制度,为党员经营户提供线上学习和外出培训机会,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依托老街“党群服务室”辐射联系其他经营户,“以点带面”分享经验、整体推进,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组织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合理设置“百事通、蒲公英、家家乐”3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划分党员先锋岗位,帮助民宿业主协同开展院内设计、客房装修、宣传推介等活动,做好发展规划、提高开门纳客进度、吃上“旅游饭”。
阿克苏市依干镇依干其村民俗街区。新华社发(郎俊峰 摄)
现如今,依干其镇乡村风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房变客房、庭院变民宿、乡村变景点”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老街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依干其村通过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美丽蝶变,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有特色民宿99家,各类商铺67家。旅游旺季,日均客流量1.5万人次。吸纳360人稳定就业,月均收入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