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登场,芭蕾“皇冠明珠”闪耀新疆之夜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传承140多年的古典芭蕾“试金石”级别的舞剧今天有了什么样的面貌?中央芭蕾舞团24位舞者形同复制的阿拉贝斯克舞姿有多惊艳?这一切,在7月29日晚的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里有了答案。
《舞姬》中妮基娅与索罗尔热恋片段。资料图
琥珀色的光布满舞台,庄严的神庙若隐若现,身姿优雅,面容清丽的舞姬妮基娅身着白裙登场,她的美被大祭司觊觎,而她和武士索罗尔的爱情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磨难……《舞姬》就这样在观众热切的期待中开演。
这部首演于1877年的古典芭蕾巅峰之作,出自“古典芭蕾之父”马里乌斯·彼季帕之手,故事源于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剧作《沙恭达罗》。中央芭蕾舞团这次演出的《舞姬》是芭蕾舞蹈大师娜塔莉娅·玛卡洛娃重新编排的经典版本,2016年中央芭蕾舞团首次排演时,还邀请当时已76岁的玛卡洛娃来到舞团现场指导。这部剧以跨越时空的东方美学与极致技巧,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献上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经典盛宴。
芭蕾双人舞表演是整部剧中多次引发观众喝彩的亮点,当妮基娅和索罗尔对彼此的爱恋,通过肢体高难度的碰撞、纠缠、跳跃展现出来时,引来观众席中热切的掌声。
《舞姬》中妮基娅发现索罗尔的背弃片段。资料图
此外,蛇舞的舞段中,妮基娅发现索罗尔已经背弃与她的誓言,选择和公主甘扎蒂定下婚约后,悲愤至极,内心汹涌的情感在面孔、肢体、足尖的表演中释放出来。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学生阿米娜·伊克拉木在观演后说:“看这一段的时候,演员身上释放出的强大张力,让她浑身的肌肉都绷紧了,那种把足尖钉在舞台上,却又表现出无助的身体在悲哀中摇摆的姿态,体现出演员深厚的舞台控制力。”
《舞姬》中“幽灵王国”片段。资料图
舞剧中“幽灵王国”的场景堪称视觉奇观,24位女舞者身着白裙,头缀白纱,整齐划一,缓缓走出。她们以完全一致的阿拉贝斯克舞姿定格,右腿笔直指向穹顶,左臂如天鹅颈般优雅伸展,在舞台上形成一个绝美的幻境。正是在这里,被良心拷问经受煎熬的索罗尔在与妮基娅的幽灵相遇并忏悔之后,追随她而去。
“这是演员们在极其严苛的训练下才能培育出的默契吧,明明是24个人表演,看起来却像是一个人在多面镜前表演,不仅舞蹈技术精湛,还营造出了故事情节中必有的空灵感。”观众李冉说,这个舞段真是美到让人不能眨眼,生怕错过每一丝震撼。
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黎文韬这次在《舞姬》中扮演索罗尔,他认为这部芭蕾舞剧之“难”是一个综合性的高度,在舞蹈技术、戏剧表现、文化认知三个方面都对演员提出了最高要求。
“这部剧中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彼此之间还有协作搭配表演的段落,应该说涵盖了古典芭蕾的所有核心舞蹈技术,而我们在精确、熟练掌握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对剧中人物角色有深刻的自我解读,再转化到形象塑造上来,而《舞姬》还是一部结合印度历史文化背景和俄罗斯古典芭蕾文化的作品,舞蹈元素极丰富、表演要求极严苛、空间驾驭极灵活。”黎文韬说,这也是《舞姬》为什么会被称为测评一个芭蕾舞团综合实力的“试金石”。
《舞姬》不仅以精湛的技艺展现了中央芭蕾舞团的一流水准,更以跨越文明的艺术语言,为舞蹈节注入了世界级的审美维度,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说:“《舞姬》是中国舞台艺术与世界艺术对话的生动见证,观众感受到的不仅是芭蕾的美学震撼,更是人类情感跨越地域的共鸣。在新疆的这次演出,既彰显了中国艺术院团驾驭国际殿堂级舞台艺术作品的能力,也提升了舞蹈节的国际影响力,让这个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性平台更显开放包容、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