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丨湿地草原那拉提
当最后一颗露珠从草尖滴落,那拉提又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的启示:真正的诗意栖居不在远方,而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取舍,所谓永恒的幸福,不过是无数个当下细微日常的虔诚守护。
● 孤岛/文
那拉提,伊犁河谷深处的人间仙境。这里,连绵的雪山如银冠般巍峨耸立,清澈的巩乃斯河蜿蜒流淌。
晨雾中,炊烟与霞光交织;暮色里,牧歌共星河齐飞。那拉提,恰似天与地联袂谱写的壮美生命乐章,每一重山峦起伏、每一道河水流转,都在诉说着自然的磅礴与柔情,也见证着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烟火人间。
那拉提景区。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斜洒在牧民的毡房上,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相得益彰,勾勒出动人的生活画卷。
那拉提草原,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所辖的河谷山地草甸。这片土地的记忆,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悠远。考古发现的石器告诉我们,万年前就有人在此逐水草而居。而今,当地牧民依然保持着古老的转场传统,只是他们的行囊里多了太阳能板和智能手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融,正是湿地草原那拉提最动人的人文风景。
孟夏时节,我们组团前往那拉提。到达景区后,乘缆车直抵天界台,这里是那拉提的制高观景点。山坡草原上,游客们纷纷沿着山脊蜿蜒的木栈道向上攀爬。置身于青草的海洋、绿色的海洋、野花的海洋、浪漫色彩的海洋,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被眼前色彩所陶醉。随着阳光的移动,一道道山梁、山脊,将棱角分明的山影投射在草坡上,牧民的毡房散落其间,牛羊悠然漫步,马蹄声与牧歌回荡在河谷之中,仿佛大自然与人类共同谱写的永恒交响曲。湿地草原那拉提,不仅仅是一道名胜风景,更是大地馈赠给世界的灵魂栖息地。
那拉提是天山腹地的生态明珠。清晨的薄雾里,人们可以见到骄傲的天鹅在溪流中梳理羽毛,弯曲的脖颈划出优美的弧线,尖尖的红喙轻点水面,惊破一镜天光;狂放展翅的金雕翱翔在云端,掠过时在草地上留下一抹阴影;飞动的彩鹮亮开栗色的翅膀,在芦苇荡上方滑翔,阳光穿透飞羽,宛如流动的锦缎……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欣赏到狼獾啃食松萝的憨态,蓑羽鹤迁徙时掠过雪山的壮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它们才是这里真正自由自在的主人!
沿着湿地栈道慢慢前行,每一步都似乎踩在大地的脉搏上。我看到:一些背光的角落,厚厚的苔藓覆盖了腐木,蝼蛄在暗道里隐藏,蘑菇撑着巨伞从泥土里冒出;小小的蝌蚪在水洼里自由地游动,悄然实践着生命的变形记;而草叶上的露珠,在太阳里笑着,闪着天使的明眸……置身于那拉提草原的一刹那,我就情不自禁地和草原融为了一体,我成为了草原的风景。在我看来,那拉提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辽阔壮丽,更在于那些细微的生活印记:毡房外晾晒的奶疙瘩,妇女手中飞转的绣花针,孩童追逐羊群的笑声,老人弹奏冬不拉的苍劲手指。这些平凡的生活细节,才是草原最珍贵的瑰宝。
时光的长河中,那拉提草原始终在书写着生命最本真的叙事。浪漫与眷恋如同春日的野花,年复一年在记忆的土壤中绽放;痛苦与离别则似冬日的风雪,在岁月的褶皱里沉淀成晶莹的冰凌。从远古巨兽到微末虫蚁,这片土地见证过太多生命的轮回与更迭。
每一株草都在诉说着永恒的故事——它们以柔韧的姿态穿越时空,在千万次枯荣中完成生命的接力。草原如同一位睿智的老者,不断地在放牧与晚归中度过岁月,任由暴雪覆盖它的身躯,却在每个春天都以崭新的容颜苏醒。在旧与新的变化中欣欣向荣,又在岁月的更迭中凋零败落……但只要心灵深处藏着不灭的爱,千年雪峰就不会移动,草原上的歌声也会在云空中经久不衰。
如今,位于那拉提草原所在地的那拉提湿地已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它绵延着独特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栖息着约150种野生动物,其中包括1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更有超120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作为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那拉提湿地宛如一座天然的生态宝库。
夕阳西下,我望着牧民驱赶羊群的剪影,不由得于脑海里幻想的画面交织成叠影。山依旧是原来的山,草原却不是先前的草原。如今,在牧民毡房外安装了太阳能板,牧人也多了一部联通世界的智能手机,身在伊犁河谷的草原,能够随时聆听海内外的声音,欣赏千万里外的美好画面。
暮色四合时,牧民们围坐在篝火旁,古老的传说在星空下流转。这片湿地美景不仅是飞鸟走兽的栖息地,更是一个民族与自然对话的永恒课堂——当地牧民用转场的史实书写着草原的历法,用毡房的炊烟标记着季节的轮回。而更多的年轻人则用手机拍摄出跳动的火焰,将草原的故事传向远方。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正是那拉提最动人的时代乐章。
我走在溪流边坐下,看星光洒满整个草原。那跳跃的乐章,那闪烁的诗行,让我想到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感叹“逝者如斯夫”。
当最后一颗露珠从草尖滴落,那拉提又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的启示:真正的诗意栖居不在远方,而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取舍,所谓永恒的幸福,不过是无数个当下细微日常的虔诚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