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史前新疆·探秘远古恐龙”科普展开展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王新红报道)想了解亿万年前恐龙的生存图景吗?7月16日,在新疆科技馆开幕的大型恐龙科普展“重返史前新疆·探秘远古恐龙”,为你揭晓远古谜题。
7月16日,大型恐龙科普展览 “重返史前新疆·探秘远古恐龙”在新疆科技馆开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摄
此次展览堪称一场恐龙家族的盛大聚会,汇聚了众多形态各异的史前巨兽:脖子长度可与长颈鹿媲美的马门溪龙,号称恐龙界“铁头战士”的肿头龙,外表呆萌的三角龙,以及奔跑速度极快的伶盗龙等。
步入新疆科技馆院内,参观者首先会被一只形象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所吸引——它正伸展着长长的脖颈,扭动身躯,发出阵阵嘶吼,仿佛正向来客宣告领地。这只名为中加马门溪龙的恐龙,化石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由中国与加拿大的联合考察队共同发掘并命名。
7月16日,大型恐龙科普展览 “重返史前新疆·探秘远古恐龙”在新疆科技馆开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摄
新疆科技馆展厅工作人员战霄骏介绍,新疆目前已发现并命名了25种恐龙,其生存年代跨越侏罗纪至晚白垩纪,恐龙化石资源丰富多样,拥有众多极具特色和研究价值的“恐龙明星”,例如拥有世界最长脖子的恐龙、中国唯一的角鼻龙类恐龙,还有暴龙类的祖先等。
在展厅内三角龙的模型旁,放置着两个投喂箱,分别标注“肉食”与“植物”。几名小学生阅读完使用说明后,迫不及待地按下绿色按钮,想要探知三角龙的食谱。一位刚完成“投喂”的小朋友,则仔细抄写着展板上的介绍:“三角龙得名于其头部的三只角,额头上的两角长约1.02米,它是生存至最后时期的恐龙之一。”
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恐龙家族趣味知识翻翻牌”前被充分激发。“哪些恐龙穿盔甲?”“恐龙灭绝前世界是何景象?”“恐龙会游泳吗?”“恐龙会吃人吗?”……他们逐一翻开自己感兴趣的问号,寻找答案。
7月16日,大型恐龙科普展览 “重返史前新疆·探秘远古恐龙”在新疆科技馆开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摄
关于恐龙灭绝,展览也提供了科学视角。恐龙灭绝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发生在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次灾难导致当时地球上约75%的物种消失。数十年的科学研究提出了多种灭绝理论,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多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小行星撞击和大规模火山喷发被视作两大核心驱动因素。
带着思考走出展厅,中学生方勇在暑期实践本上写下感悟:“今天的参观让我懂得,生物的大规模灭绝常与气候和环境的剧变紧密相连。未来,我将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