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坎儿井”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月24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通知,公布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入选。
从空中俯瞰看吐鲁番坎儿井,一个个井口连接成线,十分壮观。杨新才摄
坎儿井是吐鲁番绿洲特有的文化景观,至少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古代吐鲁番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杰出成就。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被誉为地下万里长城,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2024年9月,吐鲁番坎儿井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坎儿井主要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通过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坎儿井所具有的自流灌溉功能,不仅克服了缺乏动力提水设备的问题,也节省了动力提水设备的投资,优良的水质可供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吐鲁番气温高,蒸发量大,而坎儿井的输水渠道深埋于地下,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坎儿井单条长度在3至5公里之间,最长可达10公里以上,其总长度达3200多公里。目前全疆记录在册的坎儿井达1540条,吐鲁番就有1200余条,其中有水坎儿井近190条,年径流量为1.14亿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近10万亩,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通知称,依据《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经过县市申报、省级推荐、评议公示等程序,此次共确定将山西长治党参栽培系统等30个传统农业系统列入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定工作的有关安排,从预备名单中择优适时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申报。
奇台县半截沟镇江布拉克景区万亩旱地小麦开镰收割(资料图)。张昀摄
目前,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达22项,数量保持世界首位。此外,农业农村部还认定了七批189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新疆有6项,分别是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哈密市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奇台旱作农业系统、伊犁察布查尔布哈农业系统、叶城核桃栽培系统、昭苏草原马牧养系统。
来源综合:农业农村部网站、石榴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