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遗珍丨田园葡萄纹彩陶罐:新疆早期葡萄种植业的实物印证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000至2500年间。它的出土表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新疆地区已出现了葡萄等园艺种植业。
●《今日新疆》记者 刘俊佑/文
在自治区博物馆的新疆历史文物展厅,土黄色的田园葡萄纹彩陶罐十分醒目,宛如一位从历史中走来的文化使者,静静诉说着久远的往事。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出土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察吾乎古墓群,属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历史遗存,国家一级文物。
察吾乎古墓群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其规模宏大、墓葬密集、排列有序。2001年,作为青铜时代至春秋时期的宝贵文化遗迹,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至198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察吾乎沟内外两侧台地上发现并发掘了五处古代墓群。清理古墓葬约600座,出土文物3000余件。田园葡萄纹彩陶罐就是考古人员于1987年在古墓群4号墓地43号墓出土。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000至2500年间,它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陶罐整体造型为敞口、竖颈、溜肩、鼓腹,配以小平底,这种形制不仅美观大方,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其材质为夹砂红陶,通体红色陶衣,部分深红彩绘,颈肩部黄白相间的底色上绘有三组不规则的深红色网格纹,内填圈点纹,这种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寓意着阡陌纵横的丰收田园。在罐身的显著位置,绘制有一组枝叶卷曲的葡萄藤蔓纹,葡萄果实丰硕,整件陶器纹饰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农耕文化特色,堪称新疆彩陶中的精品。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局部葡萄藤蔓纹图案。刘俊佑/摄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的色彩鲜艳而富有层次,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仔细观察,仿佛能听到葡萄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能感受到葡萄果实沉甸甸的重量。这种韵味不仅体现在彩陶罐的外观,更体现在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它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不仅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历史见证,更是新疆地区早期农业和园艺种植业发展的重要物证。它以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状态,这些对于我们后人了解和研究古代新疆的农业、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彩陶罐上的田园和葡萄图案还可以看出,当时的新疆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并出现了葡萄等园艺种植业。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刘学堂说,察吾乎沟口文化是新疆地区的一种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自从1983年在和静县察吾乎沟口第一次发现并以此地名正式命名以后,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和公认。田园葡萄纹彩陶罐正是察吾乎沟口文化的重要实物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