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 | 起舞“人间烟火”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当洗手、和面、搓面、拉面、揪面片、盛饭等一连串做饭场景与舞蹈结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在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景区,罗布淖尔艺术团副团长努尔尼沙·吾甫和同事表演的做饭舞,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在罗布人村寨景区,努尔尼沙(左2)等演员在表演做饭舞。庞博摄
“罗布人居住在沙漠边缘,遇到外来客人,会竭尽所能热情招待。他们在做饭时会情不自禁哼着小曲,一边跳舞一边做饭,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做饭舞。”努尔尼沙说,做饭舞是流传在孔雀河畔、塔里木河两岸的罗布人民间传统舞蹈,用活泼风趣的舞蹈动作表现人们日常做饭、款待客人的全过程,展现出罗布人热情好客、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今年45岁的努尔尼沙是土生土长的尉犁县人,18岁那年,她在罗布人村寨举行的篝火晚会上首次看到老艺人表演,便被深深吸引。“越看越有意思,我就一边看一边模仿。”舞蹈结束后,能歌善舞的努尔尼沙在老艺人手把手教导下,学会了这种舞蹈。那时在当地一所学校当老师的她不光自己闲暇时跳,还教学生跳做饭舞,带他们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随着旅游业发展和当地扶持,做饭舞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努尔尼沙也被调入尉犁县罗布淖尔艺术团。
努尔尼沙(右2)和艺术团成员在景区表演做饭舞。曼苏尔江供图
新疆是歌舞之乡,有不少来源于生活的民间舞蹈流传至今。尉犁县非遗中心主任曼苏尔江·艾尼瓦尔介绍,做饭舞动作惟妙惟肖、风趣幽默,也被叫作“小步拉面舞”。表演人数不定,一般是在人们聚会、娱乐、游戏时用来表演助兴的,是尉犁县颇具典型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崇尚自然的情趣。
做饭舞采用滑步舞步伐,模仿的是当地妇女做拉面的全过程。虽然该舞蹈表演时长不到3分钟,但真正跳出韵味并不容易。“不同于普通新疆舞蹈中脚跟、脚尖交错变动的步伐,做饭舞的舞步是双脚脚跟、脚尖平行移动,动作轻快活泼。”努尔尼沙说,该舞蹈具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表演者还可加进“小耸肩”“挑眉毛”等动作,很受人们喜欢。
“罗布淖尔维吾尔族做饭舞”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努尔尼沙被评为该项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截至目前,努尔尼沙已跳遍了尉犁县各乡镇、学校和景区,将做饭舞传授给400余人。
在努尔尼沙带动下,艺术团里14位女演员都学会了做饭舞,她们一起将其传入景区、学校和社区。今年6月,艺术团将对乡镇文艺小分队进行培训,9月份将在全县举行做饭舞比赛。“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把做饭舞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努尔尼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