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火洲|吐鲁番:沙漠中建起植物园
新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外景。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近20年来持续“双缩减”,首次实现全域“双逆转”,荒漠化防治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东南部,有一座全世界海拔最低的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以下简称沙漠植物园)。建园50年来,这里累计引种各类植物800多种,先后引种驯化的荒漠植物有700多种,占到中国荒漠种子植物区系的60%左右。现存的活体荒漠植物有5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特有植物40种,成为沙漠里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
不毛之地
沙漠植物园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海拔为-76米至-105米,其所在的吐鲁番盆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极端最高气温47.6℃,极端最低气温-28℃;年均降水量16.4毫米,年均蒸发量2837.8毫米;年均8级以上大风天数多达26天,最大风速超过每秒40米,素有“火洲”“风库”之称,能存活的植物少之又少。
沙漠植物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1-197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科研人员应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与新疆吐鲁番地区林业工作站的科技人员一起,成立了吐鲁番治沙站,从中国西北各沙区广泛引种具有抗风、固沙和耐旱特性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对该地区的沙害进行全面治理。
作为第一代“植物园人”,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名誉主任潘伯荣见证了沙漠植物园自开建以来半个世纪的变化。
“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风蚀流沙地,几乎寸草不生,每年春季的大风及沙尘暴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改善环境,成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求。若植物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存活,则该植物就可用于防风固沙。”潘伯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高温、风沙、缺水……极端恶劣天气下,要让不毛之地出现点点绿意非常艰难,科研人员如何让植物活下去,怎样才能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园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就是植物引种收集和繁殖培育的历史。”潘伯荣说。
“在选择植物时,我们先深入调查当地的环境,看哪些植物可适应这样的生长条件,然后便开始漫长的引种和驯化工作,像照顾孩子一样,一点点地摸索和尝试。”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副研究员师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比如,土壤贫瘠问题一直以来令人头疼,我们通过施肥、改良等方法,让土壤变得肥沃。我们还研究出适合沙漠环境的节水灌溉技术,既保证了植物的水分需求,又节约了水资源。”
每年引种回来的植物,要下大功夫繁殖培育。吐鲁番春季多大风天气,不仅开春培育的苗木易被吹毁,许多栽植多年的树木也被吹断。“在这样的条件下都能存活的植物,放在哪里不能活?我们做的就是在极端条件下选育植物,引种成功后运用到防风治沙工作中。”潘伯荣说。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针对当地气候、土壤和风沙特点,科研人员从西北各沙区引种固沙植物,沙拐枣、梭梭、红柳、胡杨等10多种优良抗风固沙耐旱植物逐步选育成功。
1975年,科研人员在已营建的大面积人工固沙灌木林中开始筹备建设新疆第一座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用以更好引种收集干旱荒漠区的各类植物,并对它们进行繁殖培育。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刚毛柽柳。
艰难引种
占地150公顷的沙漠植物园里,植物有抗风沙、耐干旱、耐贫瘠、耐沙埋的特性,每一种植物都独具特色。其中,沙拐枣在沙地水分充足的情况下,一年之内便能迅速生长至两三米的高度,固定流沙效果显著,是防风固沙的佼佼者。
“干旱荒漠区广阔无垠,使得植物分布显得尤为稀疏。因此,每一次开展野外植物引种工作,都需要跨越漫长的旅途。为了这些珍稀而宝贵的植物,科研人员不畏艰辛,足迹遍布中国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国家多个地区的荒漠地带。”潘伯荣说。
在野外考察引种途中,困难与风险总是如影随行。潘伯荣回忆与同事前往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引种的那段经历,他感慨道:“当时县里条件艰苦,几乎没有饭馆,我们一日三餐只能依靠招待所。”
为了采集种子和标本,潘伯荣和同事需要通过额尔齐斯河上的吊桥,前往县城对面的沙漠地带。再从吊桥返回就赶不上晚饭,他们只能从额尔齐斯河里游过去,尽快赶回招待所。
即便乘坐单位的卡车外出考察引种,过程中的艰辛仍难以言喻。沿途的加油站和餐馆稀少,他们不得不在车上备好汽油桶和干粮(主要是馕,当地的一种烤饼)。有一次,他们从青河县前往奇台县的途中,北塔山刚发过洪水。“卡车不慎陷入将军戈壁的湿地中,我们竭尽全力,直至天黑仍未能将它驶出。戈壁滩的夜晚格外寒冷,前半夜我们点燃篝火取暖,后半夜我们挤在卡车上抱团御寒。好在卡车上有一个帆布顶棚可以遮挡风霜,每个人身上的皮大衣也提供了些许温暖。”潘伯荣说。
“从1971年开始引种沙拐枣属植物一直到现在,不知跑了多少路,遭遇了多少风险,有时因为物候原因收获很小,有时因为育苗遇到意外,不得不再次引种,虽然国产沙拐枣的种类不多,但是大家花费的心血不少。”潘伯荣说。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乔木状沙拐枣。
现在,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放在了基因研究上。“提取荒漠植物的抗旱耐盐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方式运用到农作物种植上,我们已在棉花种植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师玮说。
50年来,四代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人接续奋斗。如今,接力棒交到了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主任张道远手中,他们将继续围绕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保护展开工作。
防风治沙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无畏的科研者在恶劣环境中的一次次尝试,才使得沙漠植物园里的物种日益丰富。如今,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变得生机盎然,各类植物在这里扎根生长,沙害得到了有效治理。
荒漠植物栽培成功后,主要用途是防风治沙。50年来,沙漠植物园引种驯化成功的荒漠植物资源,为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以及干旱地区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工程提供了上百万株荒漠植物苗木和50多吨种子,为我国荒漠化防治、沙产业发展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在这条沙漠公路80%以上的绿化固沙植物中,梭梭、沙拐枣、柽柳等轮番“登场”,组成数百公里长的绿色防风固沙带。
这些植物由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经过精心筛选后确定。“从修路开始,我们就研究防沙问题,在零公里处做试验,刚开始种树来不及,就用草方格,‘寸草防丈风’。选择沙拐枣做先锋,虽然它抗盐性不强,但生长速度快,再搭配红柳、梭梭,建立起了全线的防风工程。”潘伯荣说。
“我们根据北方沙漠地区的特点,先筛选出一批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荒漠植物品种,再将这些植物品种进行规模化繁殖,并制定详细的种植方案,以确保植物在北方沙漠地区的生长效果达到最佳。”师玮说。
沙漠植物园还派遣技术人员前往北方治沙防沙前沿地区,对植物种植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他们与当地的治沙人员一起,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将这些植物种植在了沙漠之中。
据师玮介绍,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沙区的土地利用价值得到了提升,为当地的农业、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治沙防沙工作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