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泥池湖
家乡的泥池湖
■ 陈尚国
家乡的泥池湖,坐落在“一鸡鸣三省”的鄂东南小池镇地域,位于黄黄高速公路小池收费亭口子下来向南500米处。
泥池湖地貌呈扁圆形,1000余亩水面,沿湖有11个自然村,居住着700多户人家、1700多人口,近3000亩土地都分布在环湖周边。昔日的泥池湖为水患之地,一连下三天雨就会“水漫金山”,淹没田地,稻田里可抓鱼。内涝无收成,村民怕水灾,无奈望湖兴叹。
我是在泥池湖边长大的,对其情有独钟。儿时和村里的伙伴们在此嬉乐玩耍。我在湖边放过牛,夏日炎炎的暑假,在湖边水中游泳、在绿荫树下钓鱼、钓龙虾。有时在湖中采莲花和莲蓬、抽藕丝、打荷叶。金色的秋季,在湖边采桑叶、扒蒿巴、打猪草、抓蜻蜓,有时还下水摘菱角。遇到枯水季节,我们就起早摸黑地偷偷下湖去摸鱼、摸螺蛳、捉黄鳝、挖莲藕、捞泥鳅和虾子。记得有一次,我逮到一条8斤多重的青鱼,那劲头甭提有多足。我在稻田里扯草,一下子捉到两只甲鱼。寒冬腊月,我们不怕冷,躲在湖边芦苇丛中静隐守候,用自制的弹弓打野鸡、野鸭。一幕幕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1970年的秋天,正值举国上下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时任大队书记王冈民年富力强,敢闯敢干,率先提出“改造泥池湖,建成稳产高产良田”的口号,一呼百应。于是,一场“围湖造田”的战斗打响。请县水利局领导和专家们前来实地勘察、测绘、规划,指导操作,鉴于泥池湖湖底平坦,作出了适宜改成湖田的论证,又向乡、区委领导和农村信用社报告,请求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全村每天组织600多名劳动力吃在工地,挖土挑堤,众人一心,战天斗地,历经百余天的艰苦奋战,一条全长12华里、宽15米、深5米的环湖水渠与堤坝终于完工。昔日湖区变成田平如镜的良田,有机耕路、田埂、水沟。同时,还建起了电排灌站等相关配套水利设施,开发出1200余亩良田,11个自然村各分到100余亩。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一下子增加这么多良田,全村父老乡亲们乐开怀。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泥池湖良田年年喜获粮食丰收,亩产粮食超1100余斤,泥池湖成为村民们的大粮仓。在计划经济年代,村里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上交公粮任务。湖变田后,我有幸参加过生产队的插秧、割谷等劳动,体验出民以食为天、万物众土生背后的艰辛。每当秋收时节,收获金灿灿的稻谷,分享红利的百姓们,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因泥池湖改田而出名,我们村一跃成为“农业学大寨”热潮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岁月如歌。而今,老书记早已退休。其儿子王亚军接替村书记重任,将泥池湖打造成“生态农场”:稻田里种粮,沟渠里种莲藕,荷花飘香,并且养鱼供城里人下乡休闲垂钓。环湖堤坝上栽上桃树、梨树,种上油菜等农作物,好一派乡村田园秀丽风景,泥池湖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聚宝盆”。走向富裕的彭列村在全县率先实现通公路的“第一村”,村级党组织连年当先进受表彰。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们村里就有6人考上了大学,当时轰动全县。老书记十分自豪地说:“没想到我们泥池湖畔还是出人才的地方。”这些年来,本村考上大学的共计120余人,在部队提干的20多人,在外当老板的更多了……
谁不说咱家乡好?泥池湖畔稻花香。1978年的春天,年满19岁的我,离开可爱的家乡,应征入伍,到火热的军营服役15载,后转业至异地工作。斗转星移,时间一晃过去了46个春秋。水有源,树有根,如今已经退休的我,游子在外,尽管时间在变,但我一直关注着家乡发生的变化,心中珍藏着对家乡泥池湖的深深眷恋之情。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