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漫笔丨这只羊的故事里,有AI与流量不能抵达的温度

张蓓
撞伤了一只羊,不但没赔偿,还被羊的主人邀请去家里吃手抓肉,这事儿不常见。所以当旅行博主王阿阿把这一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后,迅速引来了大流量,评论区也有网友质疑是剧本摆拍。当然,随着后续新闻报道的深入,事实证明这一切并不是提前排练好的剧本,而是新疆大地上无数淳朴好客的真实故事之一。
对于如此出乎意料而又暖到心底的故事结局,网友们笑评“只有这只羊受伤的世界达成了”。一笑之余,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在这只羊引发的故事里,有着AI与流量永远不能抵达的人间温度。
为了在社交平台获得流量,的确有不少博主通过各种手段来制作“吸睛”内容,摆拍煽情、剧情反转、荒唐抽象成了惯用手段,AI制作合成的图片与视频更是越来越真假难辨。近日就有人用AI生成“流浪汉闯进家门”的照片来整蛊家人,更有甚者把家人信以为真、甚至报警的状态发到网络上,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对于如何规范AI应用、防止无底线追流量的深思与讨论。如果说互联网兴起初期的名言“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带有时代色彩的调侃,那么如今的拍摄剪辑与AI制作已经让人怀疑,在互联网到底存不存在常见到的那条狗了。当真实与虚拟的边界不断模糊,追求流量的手段越来越“刺激”,这只羊的故事因其真实而愈发可贵。
面对财物遭损坏,双方协调赔偿,这是符合法理与常理的做法,而牧民没有要赔偿,反而邀请撞伤羊的博主到家里吃肉,这似乎“有违常理”,有些浸泡在各种网络“佐料”中的网民乍一看到这件事,条件反射般地怀疑,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自我保护,为了避免“网络知觉”被刺激到麻木。而最终确定的事实犹如一碗温暖的清炖羊肉汤,用返璞归真的滋味,熨帖了一颗颗浮躁的心。这位博主分享的感动通过网络传递扩散,加固了人与人之间本就存在的善意与信任,这或许就是网络世界最想要的模样。
通过互联网,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浏览世界,即使素未谋面也能获得心灵共鸣,但想要不被网络热梗、刻板印象重重包裹,突破AI幻象、信息茧房,仍然需要一次又一次与真实的链接。在这只羊的故事里,有网友表示在评论区学到了一句哈萨克族谚语“祖先留下的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给客人的”。关于这句谚语,智能搜索配合大数据,能给出很多相关知识,但没有哪一条搜索结果,能胜过牧民大哥质朴的话语、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左邻右舍坐在一起聚餐的满足与快乐,再华丽的文案、再精准的算法也无法比拟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最宝贵的情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