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言点经丨立足实际治水兴疆
康颢严
180多年前,林则徐遣戍伊犁期间,兴修水利、垦荒屯田。如今在伊犁河谷,“林公渠”历经多次改扩建,仍滋养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这,便是水利建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生动写照。
2023年发布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立足区情水情,新疆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提升水资源调控供给能力的现实需求,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夯实安全根基、锚定“五大战略定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重要支撑。
回顾“十四五”,新疆连续三年水利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增速超16%,新开工水利项目数量、投融资规模屡创历史新高,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深化水利改革、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等多措并举下,新疆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健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合理配置能力持续提升。河湖水生态保护治理的持续改善,更让百姓共享“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
新疆水网建设的生动实践表明,水利工程不仅是支撑区域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治水兴疆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路径。随着“十五五”规划为未来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新疆将在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以“水安全”为基,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篇章。
[责任编辑: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