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以都市气质为新疆画像
侯辉
提起电影、剧集中的新疆,多数人脑海里会跳出固定画面:草原牧歌、巴扎歌舞、大漠传奇,这些虽能勾勒出新疆的“美”,却悄然将新疆框进了“远离都市”的刻板印象。近期CCTV-1黄金档开播的20集电视剧《红石榴餐厅》,则把镜头从牧场移向城市,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现代时尚的新疆“都市画像”。
若说美景、歌舞、先进典型是新疆影视作品中的“老三样”,这部剧则让“都市气质”成了新主角。
作为一部新疆都市生活剧,它依然用人们熟悉的“新疆印象”开场——油润抓饭、焦香烤包子、欢快歌声、天山远景,不过这些场景仅仅是《红石榴餐厅》的“外装修”。真正撑起故事的,是美院毕业生明亮从北京归乡、替养母阿依夏守着“红石榴餐厅”的烟火日常。此外,以往关于新疆的电影、剧集中鲜于露面的地铁人流、夜幕高楼,成了片中的主要背景。这些画面不经意间打破了“新疆只有草原戈壁和民族歌舞”的固化认知,也让更多人看到,这里和北上广一样,有着都市生活的明快与朝气。
镜头里的“归家路”,藏着最直观的“都市新疆”。
第一集就用一组“归家蒙太奇”,刷新了新疆的旧印象:回到乌鲁木齐的明亮,走出气派的乌鲁木齐站,又走进现代化的地铁,车厢光影掠过他拉着行李箱的身影;与他青梅竹马的女主角古丽娜尔驾车穿行在高速上,途经灯火通明的服务区时,回忆着和明亮的童年……这哪里是人们固有认知里“骑马放牧”的新疆?新疆的现代气息,就这样无声地藏在红山脚下鳞次栉比的楼宇中、高铁站的穹顶上、地铁的报站声中、外环路的璀璨光带里。
若说街景只是都市新疆的“形”,那剧中年轻人的选择与状态,才是都市新疆的“神”。
明亮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北京导师聊留学规划,却在养母病重时果断留下打理餐厅,他在“梦想”与“责任”间的纠结,和许多都市年轻人别无二致;古丽娜尔更打破了“新疆女孩=能歌善舞”的标签,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她衣着入时,观察蓑羽鹤时的知性、和朋友逛街时的鲜活,即使走在上海、深圳的街头,那份都市女孩的时尚气质也毫不逊色;就连餐厅主厨木拉提的儿子,说起他的爱好攀岩时,都藏着新疆年轻人的“个性追求”。他们不再是新疆题材影视剧里骑马的牧人,而是有职业理想、生活审美的都市年轻人。
《红石榴餐厅》虽写“都市”,却没有丢掉新疆的“灵魂”。
各民族亲如一家的血脉深情、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些新疆底色被巧妙融入都市叙事之中,正是该剧的匠心之处。它没有将民族特色、美景美食、歌舞风情作为孤立的猎奇展示,而是让这些元素自然流淌在都市生活的脉络中。这样的新疆,才是立体、丰满、现代时尚又扎根土地的“真实新疆”。
目前《红石榴餐厅》刚播两集,从这两集看有节奏缓慢、叙事稍显平淡这些当下生活剧的常见问题。但这部剧能在央视黄金档,用丁勇岱、侯勇等戏骨的演技,用孙楠、希林娜依·高等知名歌手的献唱,把新疆“都市故事”讲给全国观众,本身就是突破。因为它让全国观众看见:新疆不只有自然风光,更有都市繁华,这里的年轻人,和许多城市年轻人一样,在追梦与守护里,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