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民生丨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到群众心坎上
胡大敏
据石榴云/新疆日报报道,国庆期间,库车市人民医院“王家平岐黄学者名医工作室”患者络绎不绝,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优质诊疗服务,这正是新疆医疗资源下沉惠民的生动景象。
近年来,新疆持续构建“大病不出疆、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就医格局,通过设立基层名医工作室、开展专家“传帮带”,让“家门口见名医”从愿景变为现实。资源和信息“多跑路”,患者和群众“少跑路”,百姓就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更铺就了基层医疗升级的坚实路径。此前,群众看知名专家往往要奔赴大城市、挤大医院,既耗时长、成本高,也加剧了大医院诊疗压力。而名医工作室扎根基层,既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又分流了诊疗压力,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然而,名医工作室的运行仍面临挑战,需精准破题。首先,要扩面提质。名医工作室需统筹调配资源,加密专家坐诊频次,扩大工作室覆盖范围,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其次,要建章立制促常态化。需建立专家下沉日常坐诊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稳定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晓率,让名医工作室这项医疗惠民举措真正被群众看得见、用得上。此外,还需完善工作室软硬件配套设施,为专家行医、群众就诊提供便利。
名医专家下沉,不仅给百姓带来了实惠,也是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学科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唯有筑牢机制、补齐设施短板,充分利用好名医工作室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名医作用,建设属于基层医疗机构自己的名科室,才能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到群众心坎上,让健康保障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哈力曼·艾尼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