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童绘新疆”的真诚,比色彩更动人
黄红英
沙漠里流淌着清冽河水,爷孙二人在杏林里直播幸福生活,喀什古城里挂满喜庆灯笼……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里,来自全国多地的200幅“童绘新疆”作品静静陈列,一场跨越地域的艺术对话就此展开——“童绘新疆·多彩70年”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展正在展出,而这份跨越山海的真诚,正是活动最动人的底色。
这份真诚,打破了地域阻隔。山东学生笔下的赛里木湖美景、上海学生描绘的“阿勒泰的诗韵”、浙江学生勾勒出“舌尖上的新疆”,与新疆本地学生画笔下的塔克拉玛干治沙人、独库公路的建设者以及直播间里的新农人相映成趣。你、我、他眼中的新疆跃然纸上,让新疆不再是民歌里“那遥远的地方”,而是与全国紧密相连、共同发展的希望热土。
当这些画作跨越千里在展厅同框共展,地域的距离就在这一笔一画的作品中悄然消解,孩子们以纯真视角发现了更加可爱、充满童趣的新疆,打破了对新疆的刻板印象,这比任何宣传都更具说服力。
这份真诚,激起了观众们的情感共鸣。有的在《天堑变通途》前驻足,读懂了新疆孩子对家乡建设者的敬意;有的为《新时代“电力丝绸之路”》点赞,感受到新疆孩子满满的自豪;有的感慨于各地孩子的心灵碰撞,直言“这就是艺术交流的意义所在”……这些来自不同观众的真实反馈共同印证了一个事实:不加修饰的朴素情感,最容易引发跨域共鸣,也最易触动心弦。不管相隔千里万里,人们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时代发展的喜悦都是相通的,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作共同绘就“同心圆”。
孩子们最童真、最纯粹、最宝贵的礼物通过“童绘新疆·多彩70年”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展“走出去”,拉近了新疆与上海两地的情感距离,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成为讲好新疆故事、展示新疆形象的有效载体。透过展览这个窗口,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新疆、了解新疆、走进新疆。在倾注真情、诚意满满的双向互动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份真诚,传递了发展信心。从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到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从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到日新月异的城市新貌,每一幅画都是新疆发展的“微观注脚”。誓让沙漠变绿洲的执着坚守,无限“风光”涌动绿能的创新活力,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同心守望,都在色彩的跳动中变成发展的脉动。
新疆的持续向好,激发我们前所未有的发展信心,吸引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到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发展热土,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挥洒华彩。
稚嫩笔触藏着真挚情感,寄寓着共同期待。200幅画作或许微小,却定格了孩子们对祖国的深情、对新疆的热爱,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祖国的新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