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民生丨让“开学第一课”创新又走心
任华
近日,我区各地中小学校陆续迎来秋季开学季,许多学校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营造了浓厚的开学氛围,引导广大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曾几何时,“开学第一课”多是校长讲话、纪律宣讲等“固定流程”,形式较为固化,往往流于说教,难以真正触动学生。而如今,这一传统课堂正焕发全新活力: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28个班级以“勿忘国耻 逐梦启新程”为主题,通过观看历史资料、诗歌朗诵、合唱等沉浸式活动,为学生带来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阿克苏市第四中学举办了“穿越古今学消防”主题消防安全课堂,以趣味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消防安全知识;阿克陶县银杏小学的老师们更是别具匠心,将教室装扮成童话世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回归校园……
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持续拓宽的“开学第一课”,正是教育理念升级与实践创新的生动体现。教育工作者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课堂,这种努力值得充分肯定与推广。这些富有创意的课堂不仅展现了教育的活力,更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感,成功提升了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与学习热情。
我们在肯定形式创新的同时,更应清醒认识到,“开学第一课”的真正价值,始终要回归到“育人”这一根本内核。它不仅是新学年的起点,更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一课,承担着为学生扣好新学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使命。无论是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还是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等实用知识的融入,都应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向价值的种子埋进学生心田,为其成长奠定坚实根基。要让“开学第一课”真正发挥好作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设计出张弛有度、既开阔视野又能引导收心的“开学第一课”,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将梦想、信念等真正植入孩子们的心中,并转化为他们未来前行路上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