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城
宋洁云/文
城市如树,根植于人民沃土,繁茂于时代枝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得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新时代的“人民之城”,必然是不断向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迈进的城市。
车主在乌鲁木齐时代广场给新能源车充电。李雄心摄
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工业锈带”焕发新生,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到适老化服务设施完善,从地下管网升级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城市更新并不意味着大拆大建,而是要宜居、宜业、宜生活,要把“小而美”理念贯穿于城市更新的全过程,真正把人民群众的需求融入每一个细节。它可能是一部让老人告别爬楼之苦的电梯,一处绿荫掩映的口袋公园,一条不再积水的通畅管道,或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里升腾的烟火气……点滴改变,让城里的每一个“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步步照进现实,让幸福升了级。
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是它生生不息的灵魂。在很多老城和街巷的改造中,既保留了原有传统建筑风貌,又巧妙地将传统民居、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让历史文化记忆不仅惊艳了游客,也在城市居民的日常中“活”了起来。在乌鲁木齐市大巴扎的“疆”来城里,城市候机厅提供值机、行李托运服务,方便游客前往尽享美食、赏遍非遗文创。漫步伊宁市的六星街,俄罗斯大院飘出的列巴香气与阿布都克力木大叔家的抓饭一样诱人,映衬着街坊邻里的灿烂笑容……城市文脉在烟火气中流淌不息。
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更智慧更便捷高效。小区门禁无感刷脸通行,“一码通城”畅行地铁公交、景区公园,企业办事在手机端轻松完成各类申报……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到智能化应用渗透,再到智慧化治理,城市正日益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让人们享受到更多便捷与舒适。
如今,天山南北一座座充满新疆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城市,正自信地成为展示新疆活力的窗口。相信,城市发展的脚步必将持续向更富活力、更舒适便利、更绿色低碳、更安全可靠、更崇德向善、更智慧高效的方向前行,让“我”在“我的城”里畅享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