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漫笔丨小小留言条满是大写的爱
当书本与新闻里的地名变成了眼前真实的戍卫场景,当亲手抚摸着界碑,凝视着飘扬在边境上空的五星红旗,激荡在每个人心海里的是“国家边关”得以直观理解的震撼,是戍边卫士牺牲小我奉献国家的崇高,更是大写的爱国真情在内心深处的回响
张蓓
“以前真的是不懂什么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觉得此刻具象化了。”近日,有游客在帕米尔高原参观排依克边境派出所红色教育基地时,忍不住落泪,哽咽感慨。他们在一张张留言条上纷纷写下“感谢边防卫士”“祖国万岁”“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并在合影留念时深情表白:“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这动人一幕回荡在网络上,激起了万千网友的共鸣。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访海拔近4000米的边境派出所,但是对戍边卫士的敬意、对国土边疆的具象认知,已无需更多言语,足以唤起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深沉的情感。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所在的瓦罕走廊山势雄奇险峻,地势高寒缺氧,虽说风景独特、令人难忘,但并非寻常意义上适合休闲度假的旅行目的地,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把它列为旅行打卡必选项目。在那座由派出所老营房改造而成的红色教育基地里,充满故事的老物件、记录历史时刻的图片、整洁简朴的老营房,向一批又一批游客讲述着派出所70多年的戍边史,但有一项极为动人的“展览”是游客在感召下造就的,那就是一张张真情流露的留言条。
五颜六色的留言条,贴得密密匝匝,铺展在老营房的墙壁和窗户上,在高原明亮热烈的阳光照耀下,映出每个人心中清澈而真挚的家国情怀。在一张小小的留言条上,满是“岁月静好”和“负重前行”的双向奔赴。无论来自香港、北京还是吉林、成都,无论是退伍老兵还是稚嫩学童,一字一句写不尽的敬意与爱意,只因爱着一个国,国是一个家,只有国家富强、边境安宁,才有老百姓的人间烟火、升平安乐。
近年来,边境线上的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新疆旅游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天山南北饱览山川大美、感悟人文精彩的同时,还渴望在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亲手触摸祖国边关的温度。在排依克边境派出所的留言条上,就有上海游客写下“跨过4700多公里,我们来丈量祖国的宽度”。从小白杨哨所到红其拉甫国门,从盖孜边境检查站的“警茶”驿站到和田县问勇路,游客在边境线上的追寻,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打卡,更是精神坐标的抵达。
当书本与新闻里的地名变成了眼前真实的戍卫场景,当亲手抚摸着界碑,凝视着飘扬在边境上空的五星红旗,激荡在每个人心海里的是“国家边关”得以直观理解的震撼,是戍边卫士牺牲小我奉献国家的崇高,更是大写的爱国真情在内心深处的回响。正如留言条上那凝聚了千言万语的“致敬”“学习”,在最深层、最持久的爱国真情鼓舞下,站好每一班岗,建设好脚下每一寸热土,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最美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