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小言丨产业援疆“种钻石”,果实比钻石更珍贵
岳燕云
上海人带着先进技术、人才、资金以及从南非进口的天然钻石,在新疆莎车县建设现代化加工厂,对钻石进行扫描、切割,再进行人工培育。这一高端制造项目自去年投产以来,已累计加工5万余克拉钻石,计划今年突破20万克拉的产能,不仅带动了就业,还填补南疆高端新材料产业空白。该项目的落地,无疑是产业援疆促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说到这里,一些人可能认为这一项目仅仅为新疆带来了发展机遇,是单向支援新疆的援助工程。实则不然,电能是钻石生产最大的能耗,莎车县拥有充沛的绿电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可降低企业成产成本。可以说,上海钻石企业落户莎车,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担当之举,也是拓展自身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的市场选择。
如此双向赋能“种钻石”,结出的果实,将不仅仅是高附加值的钻石产品,更有援受双方的积极性以及深度适配的产业生态。这样的实践成果有助于产业援疆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其价值远非钻石本身的璀璨光芒所能丈量。
从合作“种钻石”到携手制作精美纺织服装产品,再到联手研发应用新材料新能源等,让更多基于优势互补、双向赋能的产业协作模式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我们收获的将不仅是单个产业项目,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
[责任编辑:李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