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践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深化对新疆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疆稳疆兴疆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治疆理论的新发展,推动新时代新疆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历史性成就。
●袁金辉/文
科学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紧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创造了新疆工作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和态势。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蕴含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系统的战略思维、鲜明的目标导向、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指引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汇聚起强大的实践伟力,解决了一批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问题。
科学理论指引伟大实践:深刻领悟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引领新疆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孕育于历代共产党人稳疆治疆兴疆的成功经验,植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疆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新疆工作的深邃思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历史与时代的贯通,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历史穿透力和实践推动力。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科学理论体系为根基,为新疆工作锚定方向、凝聚共识、激发动能,集中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逻辑上,以系统思维构建治理理论框架。从“八个坚持”到治疆稳疆兴疆工作方针,从“总目标”到“战略定位”,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边疆治理思想与新疆实际,形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在实践逻辑上,以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面对新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长期没有解决的实际问题,又以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稳定,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价值逻辑上,以人民立场凝聚奋进力量。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遵循,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处理好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关系,体现了“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的价值导向,引领新疆各族人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构建起“五个认同”的深层精神纽带。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治疆稳疆兴疆经验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犹如一座贯通古今的桥梁,以其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汲取中华民族治边历史长河中的经验智慧,为共产党人治理新疆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坚实的实践支撑。从历史维度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权通过设立机构、屯田戍边、文化交流等措施巩固对新疆的治理,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提供了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疆实际,把握治疆规律,提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既汲取了历代中央政权的治疆智慧,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科学理论与新疆实践的互动融合,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彰显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历史智慧和现实价值。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解决新时代边疆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具有强大的实践推动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边疆治理思想,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边疆治理的实践经验,引领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战略思维是实践推动力的核心。党中央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赋予新疆“五大战略定位”,既立足新疆实际,又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同推进,构建起边疆治理的战略框架。系统观念是实践推动力的方法论支撑。以“八个坚持”为内核,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兵地融合发展等各领域,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理论创造巨大成就:全面认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的显著成效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兵地融合深度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天山南北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新疆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依法治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着力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通过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安建设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构建起覆盖反恐、去极端化、基层治理等领域的法治体系,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和谐局面持续巩固。2024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42%。
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新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以“十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为重点的民生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突破2万亿元大关,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实现集群化发展,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化升级,新疆经济社会“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显著增强、“新”的质效大幅提升,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新疆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2024年,新疆举办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设立并颁发“天山文学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区普及率提高至72.2%,其中南疆普及率达到68.4%,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8.6万余名中小学生赴疆外参加“祖国情·中华行”等爱国主义研学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兵团在稳疆治疆兴疆中的战略作用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新疆坚持“兵地一盘棋”思想,持续推进兵地深度融合发展,加强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嵌入、优势互补,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全方位融合。共同推动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能源资源开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多领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以交通促流通,不断完善兵地融合公路,为兵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奠定坚实基础。公共服务共享机制日益完善,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协同发展,推动优质资源互通共享,兵地双方形成经济发展共促、文化交融共建、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生动局面。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党在新疆的执政根基不断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新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执政根基不断巩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固本之举,鼓励引导人才向南疆和基层一线流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全覆盖农村牧区、城市社区、边境地区,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核心任务,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党员干部培训机制更加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政治标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文件,进一步锻造基层党员干部过硬作风,进一步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科学理论确保行稳致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探索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有效办法,把党中央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和工作成效上,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践证明,新时代新疆工作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实现的每一步跨越,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科学指引。今日之新疆,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必须长期坚持,在时代召唤下迸发更强大的实践伟力,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行稳致远。
坚持依法治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构建安全保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把依法治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的统筹结合,健全反恐维稳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围绕科技创新、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强立法保障,依法依规解决新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法治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持续推动法治领域优秀干部人才向基层下沉,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法治基础。
坚持团结稳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夯实社会基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要不折不扣贯彻“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的重要要求,坚决扛起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的职责使命,准确分析研判形势任务,有力有效落实维护稳定措施,统筹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做深做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坚持文化润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筑牢思想根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坚持以增进认同为目标,紧紧围绕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问题,扎实推动文化润疆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端正历史文化认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多角度全方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民族感情相通、心灵相通。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优质文化供给,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更多精品力作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富民兴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打牢物质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要把党中央关于“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部署要求具体地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提高重点产业发展质效,推进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系统加强各区域、各领域发展谋划,着力把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稳扎稳打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坚持长期建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强化组织支撑。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各级党组织必须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