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漫笔丨这样的“喜事”在新疆不断档
■电影《巴扎喜事》能够通过电影节被更多国家的人欣赏,不仅是电影本身的喜事,对新疆而言,我们也需要更多这样的“喜事”不断档地上演,记录气象万千的时代图景、新疆姿态
□张蓓
电影《巴扎喜事》将代表中国电影参加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这部由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通过喜剧叙事手法讲述了两代人跨越矛盾、携手追求梦想的故事。
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定在喀什古城,剧中幽默生动的情节、主角们开朗乐观的性格,让观众在开怀一笑的同时,看到了新疆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画面。能够通过电影节被更多国家的人欣赏,不仅是电影本身的喜事,对新疆而言,我们也需要更多这样的“喜事”不断档地上演,记录气象万千的时代图景、新疆姿态。
新疆这片瑰丽多姿、多情浪漫的土地上不断发生着好故事、新故事。以新疆故事为蓝本的影视创作紧贴现实、具有时代特色,诞生了不少优秀作品。20世纪60年代,一部《冰山上的来客》在各民族团结一心保卫家国的故事中,交织着主角凄美的爱情,再配以婉转动人的主题曲,成就了一部经典;80年代的《阿凡提》把维吾尔族民间传说改编成喜剧电影,诙谐幽默的故事、机智风趣的人物,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此后时光里,有反映年轻人婚恋观念的《热娜的婚事》、有讲述当代边疆青年追逐梦想的《西部舞狂》,更有《真爱》《鲜花》《平凡英雄》等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电影,感知着这片热土上的发展脉动、传递着文化艺术的社会思考、洋溢着浓郁的地域文化风采。
此次呈现在银幕上的《巴扎喜事》,在故事架构上选取一把乐器为线,串联起了两个家庭之间的悲欢离合,着意于新疆歌舞之乡的美名,再通过喜剧手法进行艺术表达,更契合新疆大方爽朗、幽默风趣的文化底色。
当然,选择用喜剧来讲述新疆故事,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搞笑,追求浮于表面的笑声。《巴扎喜事》的导演曾坦言“喜剧比较难拍”,难就难在如何用看似轻松诙谐的表达,呈现好新疆厚重而又现代的内涵。
面对新疆,有网友说“辽阔的土地生不出狭窄的爱”,其实在各民族携手并肩、共同奋斗的路上,以幽默化解情绪、以乐观面对困难、以坦然面对变化,以广博胸怀互相包容、互相帮助,是高山大漠、长风远道共同塑造的地域性格。当这一切反映在文艺作品中,就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独特的喜剧效果。近年来网络剧《石榴熟了》爆火,又或者“馕言文”的走红,看似机缘巧合踩中流量风口,其实是新疆特有的地域文化在互联网上引发的共鸣和回响。
在当下蓬勃热烈的新疆,好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此时再来看讲好新疆故事,表达方式有千百种,而把握住这片热土上各民族共同绘就的鲜明底色,才是最根本的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