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漫谈丨家门口的“小生意”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子
新闻:小朋友手工课、老年人反诈课堂、居民合唱排练……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水磨沟街道北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背后,社区社会企业发挥了重要助力,将不大的活动空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漫谈:居民日常生活里的小修小补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没有多大赚头,对于一般公司来说都不愿意涉及。如何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开辟出基层治理的新路子,社区社会企业应时而来。
那么,社区社会企业是个啥呢?它是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以特别法人身份发起、控股或全资成立,以解决社区问题、提升社区服务为目标,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开展经营管理,所得部分或全部利润持续反哺社区发展治理。
社区社会企业扎根于社区,与居民距离最近,蕴含着巨大能量。通过开办便民维修店、社区食堂等方式,社区社会企业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些“小生意”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难题,从修水管、通下水道到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众多成功实践案例已展现出社区社会企业的强大生命力。2023年底,乌鲁木齐市振安街街道振安街南社区成立乌鲁木齐春景惠民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采用“社区—企业—社会”合力模式,与第三方合作,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物业管理和公益服务。2024年初,温宿县温宿镇龙泉社区成立龙脉泉韵商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到当年12月,该公司服务项目已惠及3000余名周边居民,收益达65万元。国内其他省份同样成果丰硕,如苏州市吴江区4家试点社区企业累计对接16个项目,撬动近千万元社会资本,覆盖居民达6.6万。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社区社会企业要做好服务社区居民、赋能社区发展,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居民需求。只有深入了解居民在生活、就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业务。
家门口的“小生意”,连接着大民生。社区社会企业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在服务居民、促进就业、参与社区事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期待更多地方以政策为养分,浇灌好社区社会企业的 “种子”,让其开花结果,通过不断探索创新,走出更具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子,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魏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