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漫谈丨向天“借水”更要用好每一滴水
新闻:2024年,新疆累计组织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123架次,各地(州、市)协同开展地面作业近5000次,作业覆盖面积达56.53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14.41亿立方米,产生经济效益约7亿元,投入产出比达1:6.9。
链接: 新疆去年人工增加降水超14亿立方米 产生经济效益约7亿元
漫谈:2024年,新疆成功人工增雨(雪)14.41亿立方米,为这片土地带来约7亿元经济效益。这既是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果,也是新疆人民积极探索、不懈奋斗的见证。
在新疆,我们得深知水的重要性。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向天“借水”需要穿云破雾的勇气,而用好每一滴水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在新疆,每一滴新增降水,都是对农业、工业发展、城市繁荣和生态平衡的宝贵馈赠。它们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滋养着新疆大地,也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担当。因此,在“向天借水”的同时,必须秉持节水理念,用好每一滴水。
节水并非难事,它就体现在我们生活的诸多细节里。轻轻拧紧水龙头,合理收集利用洗菜水、洗衣水,选用节水器具,持之以恒养成节水习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都是我们对节水事业的有力支持。节水不只是个人修养问题,更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把节水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则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践表明,提高效率用好水,是节约用水的重中之重。眼下,新疆正通过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机制,补齐用水基础设施短板,推广节水节能科技等方式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每一滴水在新疆大地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用好每一滴水更需要社会各界同频共振。政府要加强节水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推动节水技术创新与应用;企业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树立绿色发展榜样;社会组织要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调动公众节水积极性;每个公民更要成为节水行动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用好每一滴水。
向天“借水”不易,拧好水龙头不难。唯有将节水意识扎根心底,落实到行动中,才能让每一滴水发挥更大作用,助力这片土地更加生机盎然。(魏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