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一线观察丨压缩换装时间超过50% 阿拉山口开展“宽轨直装”模式常态化试点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陈蔷薇报道)11月10日,一列满载毛巾等纺织类货物的宽轨列车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出发驶向哈萨克斯坦,这是阿拉山口开展“宽轨直装”模式常态化试点开出的首趟列车。据测算,该模式可压缩换装时间超过50%。
该模式利用阿拉山口站及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铁路专用线,将出口货物直接装载于符合哈萨克斯坦轨距标准的宽轨列车,随后运输出境,实现“境内一次换装、宽轨直达目的地”。

11月11日,阿拉山口海关关员对入境货物开展查验。潘嘉阳摄
阿拉山口阿依阿依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是该模式的首家试点企业。这两天该公司报关经理曹睿已经接到不少客户询问新模式的电话。
“之前我们通过铁路方式出口货物,需要在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站进行换装。就是从国内的准轨列车换装成宽轨列车,然后才能继续发往其他地方。”曹睿说,受制于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影响,多斯特克站通关效率远低于国内。
如今,阿拉山口开展“宽轨直装”模式常态化试点,直接让企业出口货物时少了一个换装流程,有效减少了传统模式下换装环节的等待时间和成本。
参与试点的企业实测数据,该模式可压缩换装时间超过50%,单趟班列节省通关时长约12小时,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大幅降低了货物在途风险与综合运输成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五次全会提出,“围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疆各地各部门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工作创新,积极想办法、出举措、做试点,切实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通道能级。
此次“宽轨直装”模式常态化试点,正是阿拉山口市以及各有关单位配合开展的一次有效尝试。
“‘宽轨直装’模式改变了以往宽轨车‘重车进、空车出’的传统运输格局,让宽轨车辆在口岸实现‘重进重出’的高效周转。”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技术科助理工程师王凯说,为适配这一运输模式,阿拉山口站与哈萨克斯坦铁路部门加强日常沟通,提前确认对方接车计划与线路容量,结合国内货物运输需求,合理规划每趟宽轨列车的接发车线路,通过双向协同与精准调度,减少了车辆等待时间,口岸整体运输效率得到提升。
阿拉山口海关也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和企业外贸发展新需求,通过优化监管流程、简化新兴业态通关环节等便利化措施,为“宽轨直装”模式的顺畅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二科副科长帕孜丽亚·阿不都热合曼表示,海关始终致力于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围绕新模式,全力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助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目前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已建成22条铁路专用线,其中13条宽轨、9条准轨,这为“宽轨直装”模式常态化试点提供了坚实基础。利用综保区内的宽轨线路进行直装作业,有效补充了铁路主营场站装车能力,同时增强了综保区作为货物集散中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