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与夜经济“共舞” 激活消费新动能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10月26日零时30分,海底捞喀什首店的火锅热气仍在升腾,市民刘先生和到喀什旅游的朋友相谈甚欢,店里等位区的游客不时起身到特色纹饰墙前拍照打卡。
“边吃火锅边聊天,还能欣赏歌舞,让人很放松。”刘先生说。
国庆中秋假期,海底捞喀什首店、库尔勒首店先后正式开业,营业时间延长至次日7时,覆盖午市、晚市及深夜消费场景,成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夜幕下的喀什古城,游客边吃美食边欣赏歌舞表演。于晓宝摄
每到夜幕降临,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人潮涌动,阿凡提下午茶咖啡店里,馕杯咖啡的酥香与音乐声相融,观光塔下的游客正跟着非遗歌舞巡演起舞。
首店经济与夜经济的融合,为天山南北催生出消费新图景。
位于乌鲁木齐CCMALL时代广场一家知名餐厅的经理介绍,店里凌晨2至3时仍有翻台。这家新疆首店自2024年12月延长营业时间至次日7时,单日最高接待超2000人次。国庆中秋假期,商场日均客流量达8万人次,餐饮满减、消费抽盲盒等活动与首店夜间运营形成联动,让深夜的商场依旧人声鼎沸。
这种“品牌标准+本地特色+夜间延伸”的模式渐成风潮。一家知名餐饮品牌在乌鲁木齐市的首店周末排号常破600桌;麦当劳新疆首家汽车穿梭餐厅延伸夜间服务,成为市民深夜用餐的新选择。
政策托底让夜间活力有了持续动能。今年5月,自治区商务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首店首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16条具体措施,对知名品牌首店给予租金补贴、通关便利等支持,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底。这一政策让200余家品牌首店加速落地乌鲁木齐,特斯拉服务中心、艾德莱斯定制服装店,纷纷将夜间运营作为核心策略。
“首店不再是简单开店,而是文化与夜间消费的融合载体。”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这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摩界文创园得到印证,这个由老旧厂房改造的夜间聚集区,引入60余家特色首店,餐饮夜间上座率达60%—80%,消费额同比上涨20%—30%。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二分之一。随着新疆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的不断扩展,新疆夜经济也活力满满。目前,新疆已建成包括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喀什古城汗巴扎夜市等48个自治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这些示范街区成为首店落地的最佳舞台。
喀什古城汗巴扎夜市上,达吾提・艾山的烤全羊摊前排成长队。他告诉记者:“每晚能卖3只烤全羊,本地客人和游客各占一半。”古城内70多种美食与非遗展演搭配,让首店与地摊共同构成夜间消费生态。
乌鲁木齐天山明月城升级后,新增丝路飞车谷等业态。旅游旺季时,日均入园超1.2万人次,周末营业额突破80万元。在这里,游客既能在首店体验手工月饼制作,又能观看沉浸式演艺,夜间客单价同比提升25%。
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将首店与非遗深度绑定,艾尼江乐器店的手工鼓成为游客和市民的伴手礼,沙煮咖啡与油糕的搭配成“新疆公主下午茶”标配,夜间消费从“味觉”延伸至“文化体验”。
数据见证着政策托底的成效。近三个月,全疆夜间消费月均增幅超12%,近两月文旅类夜间订单日均超3万单,日常消费占比达42%;喀什市日均接待游客超24万人次,首店打卡与夜间游览带动周边餐饮零售增长18%。
首店的创新活力与夜市的烟火气息交织,正让高质量消费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