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呈献!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苏市:工业强市走在前》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范春海 代姣美 宋建亮)乌苏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节点,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自治区成立70年来,乌苏市紧跟时代步伐,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蓬勃兴起;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化生产车间;从仅靠道路运输到畅通的物流枢纽;从丝路驿站到建天山北坡魅力新城……70载风雨兼程,乌苏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214.18亿元,2024年达294.03亿元;
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91.05亿元,2024年119.97亿元;
202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50.81亿元,2024年85.48亿元……
一组组增长的数字,不仅是乌苏市经济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更是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的“功勋簿”。
工业强市增实力

凯赛(乌苏)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是2019年落户乌苏工业园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46项,产品达5类16个品种。从年产值不足千万元到超5亿元;从国内市场份额占45%到2023年至2025年每年一批完全国产化的采棉机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彰显了中国农机装备的先进制造水平,钵施然的发展历程是乌苏工业园区巨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乌苏市紧抓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工业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连续多年工业经济总量居塔城地区首位。
2014年,园区成功获评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两化”融合试验区;2023年,乌苏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首次跨入自治区百亿园区行列。
今年4月,新疆首个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在乌苏市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四个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区。
依托新疆自由贸易区、新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三大战略平台,乌苏工业园区已集聚企业587家,构建起棉花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制造、合成生物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智慧农业展新图

工人在乌苏旭恒佳纺织有限公司车间作业。
70载风雨兼程,乌苏市农业发展精彩纷呈,曾经“广种薄收”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今天,乌苏市农业已展现出由“会种地”到“慧种地”的新图景。一系列农业“黑科技”的应用,让乌苏市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2025年,乌苏市冬小麦百亩攻关田创造了亩产790.02公斤的塔城地区最高纪录。
文旅发展百业兴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梦幻郁金香。
2024年,乌苏市接待游客621.2万人次,同比增长24.21%。今年1—8月,乌苏市共接待游客578.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14亿元。一系列亮眼数字的背后,是乌苏市在旅游产业上的精准布局和持续投入。
乌苏市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近年来,新建、续建、储备文旅项目54个,总投资34.31亿元。发挥101省道和独库公路G217线地理优势,建设“乌苏驿”成为乌苏旅游“会客厅”,借助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乌苏市现有A级景区18家,其中4A级1家,3A级17家,涵盖雪山、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乌苏市文旅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生福祉暖民心

新疆乌苏啤酒(乌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教育、医疗、城建等,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发展的力度。近年来,乌苏市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书写了最温暖的民生答卷。
近5年,乌苏市投入3.7亿元,新建扩建11所学校,打造2所智慧校园。乌苏市第十幼儿园与第三中学新校区建成使用,让1610名学生就近入学,成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面实施市域医共体建设,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整合市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乌苏市4家中心乡镇卫生院月均门诊人次达2400人,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三级互认,让城乡居民的健康得到同等保障。
近年来,乌苏市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实施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惠民工程,使更多居民从中获益。着眼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打造9座公园和14个口袋公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见美”的品质生活。
2018年建成投用的乌苏市政务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服务,今年推动874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推进综合窗口改革,纳入17个部门190项业务,实现多种服务企业和群众便捷模式。截至目前,提供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事项80万余件。
乘风破浪立潮头,高歌猛进显本色。乌苏市将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机遇,持续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加快内外贸易发展,为建设更具发展动力、更富有活力、更彰显魅力的新时代乌苏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