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新疆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凸显——开放高地展新姿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7月9日13时许,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龙门吊起移繁忙。
蓝天白云下,横梁上垂下来的机械臂,通过液压系统精准控制抓取集装箱,平均2分钟完成一次吊装作业。通过海关查验的集装箱,陆续转运至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发往中亚国家。
“天山号”2023年12月2日首次开行,截至今年6月26日,已突破1000列。“2023年开行35列,2024年增至562列,2025年仅用半年时间就开行412列。”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班列事业部总经理郑跃说,今年“天山号”班列开行数量实现大幅增长,货运量同比增长72.9%,货值同比增长58.47%。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角(7月7日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亮摄
这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的生动实践,数据折射出新疆正加速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新疆视察,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铁路口岸综合服务楼联办大厅。“总书记当时就站在这里,一边仔细察看中欧班列线路,一边同大家亲切交谈。”7月9日,站在大厅展板前的新疆国际陆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张晓敏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难掩激动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建设关心之切,深深印在大家脑海里,鞭策着新疆国际陆港(集团)加速奋进。近年来,中欧班列发运量稳步增长,截至6月30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已累计始发班列9500余列,通达19个国家、26个城市。
在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客户订舱中,新疆鸿运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位居前列。“平均每月要发运5列‘天山号’,大约250个至260个集装箱。”该公司操作部经理张倩倩说,公司主要代理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客户货运业务,主要发运货物有汽车零配件、空调、冰箱等,其中汽车零配件最多,占比近70%。
依托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新疆九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首次探路东南亚市场,创新开行“天山号”冷链数字班列,打通新疆地产水果和东南亚特色水果双向进出口通道。“这是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推进与东盟各国贸易通道有效衔接,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该公司负责人司彬表示。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铁路口岸综合服务楼联办大厅展板前,一个个箭头指引的“通道”通江达海,联通世界。其中,最长的一条线路是“东盟快班”,即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东南亚货物运输至重庆后,由渝新欧班列集运经新疆出境,跨越里海、黑海、地中海,直到欧洲,最远可抵达波兰马拉、德国杜伊斯堡、意大利萨莱诺等地,整合西向与南向物流资源,打通东南亚—重庆—新疆—欧洲的高效运输路径。
实施“集货、建园、聚产业、强物流”四项措施。目前,新疆国际陆港(集团)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的多式联运中心二期项目已竣工,预计今年下半年投运。二期项目特别增设了一座恒温暖库,项目投运后,将新增52个卸货平台,可同时满足50台货车作业,不仅能提升货物集散效率,还构建起覆盖常温、冷链等多场景仓储体系,支持电子产品、精密仪器、酒水、化妆品等更多品类货物集结,推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
“开放共创繁荣,合作赢得未来。”新疆国际陆港(集团)董事长司俊江表示,将与世界各国投资者携手共建通道、共享平台、共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