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国家农高区老龙河地区万亩西瓜移栽忙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国家农高区”)老龙河地区的西瓜进入移栽期。今年,昌吉国家农高区西瓜总播面积达1万多亩。
这两天,在昌吉国家农高区新疆豫盟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瓜地,十几名工人正在移栽西瓜苗。合作社种植了1.2万余亩地的西瓜,从4月初开始,合作社陆续开始进行移栽,主要是金城5号西瓜品种,预计在7月上旬开始陆续成熟上市。新疆豫盟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智培说:“老龙河地区这里的光热水土资源比较好,昼夜温差大,西瓜个头大,耐运输,糖度高,口感脆甜,非常受疆内外市场欢迎。我们每年可以实现2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今年,昌吉国家农高区还在老龙河牛圈子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万亩西瓜产业园试验推广小果型吊蔓栽培西瓜种植新技术。据了解,传统西瓜种植多采用地爬式栽培,存在空间利用率低、果实易受土壤病虫害侵扰、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而小果型吊蔓栽培西瓜种植新技术在育苗阶段,通过科学配制营养土、调控温湿度,培育出健壮的西瓜幼苗,生长过程中通过搭建支架、单蔓或双蔓整枝等方式,让瓜蔓沿着吊绳向上生长,充分利用垂直空间,使单位面积种植数量大幅增加,实现西瓜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西瓜露地栽培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西部特色瓜类育种与轻简化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迎春说:“小果型吊蔓西瓜主要适合在设施大棚生长,为了提高效益,吊蔓栽培的模式可以利用空间的优势,通过密植栽培的方式,一亩地可以种到2000株左右,而传统的大田西瓜一亩地只能种600株,这样一对比,吊蔓种植的方式优势非常明显。”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西部特色瓜类育种与轻简化栽培创新团队,在去年试验的基础上优化了种植模式,采取缩小株距,密植栽培等方式进行试验论证,目前,两座试验大棚内的吊蔓栽培西瓜长势良好。
朱迎春说:“目前新疆的大棚数量还是挺多的,从种植吊蔓西瓜的经济效益方面来说,效益要比种植陆地西瓜效益要高,可以把西瓜成熟期错开,能够避免上市期过于集中而导致价格波动。从现在试验的结果看,我们可以实现在大棚不加温的情况下,五月到十一月都可以有西瓜错峰上市。”
老龙河地区种植西瓜历史悠久,这里产出的西瓜体型大、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昌吉国家农高区实施一系列技术措施,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节水滴灌、增施有机肥、使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以市场需求为方向,不断提升西瓜的品质和产量,树立起了老龙河西瓜的市场口碑,让老龙河西瓜远销全国各地。
朱迎春说:“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品牌建设的深入推进,老龙河西瓜产业正朝着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大步迈进,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童桐 刘昊清)